台中市有13.6萬名身心障礙者,其中超過半數具有工作意願。當地勞工局為協助無法自行求職的弱勢身障者,提供支持性就業服務,每年約有250人透過此管道成功就業。開業5年的小滬春餐廳便是支持身障就業的典範,該餐廳曾先後雇用10名身心障礙人士,包括自閉症、智能、聽力及精神障礙者,目前仍有6人穩定就業。
餐廳業者王小英表示,培養年輕人一技之長是企業的使命,關鍵在於發掘他們的優點並「放對位置」,讓他們也能成為職場達人,創造企業與員工的雙贏局面。昭日堂品牌副總也分享了20多年來與身障員工共事的心得,指出雖然他們學習較慢、溝通有困難,但經過適當輔導後,工作穩定性高,且比一般員工更願意付出,確實是「企業可用的人才」。
根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企業達到一定規模時必須進用相應比例的身障者。台中市勞工局委託伊甸、瑪利亞基金會等6個民間單位提供支持性就業服務,19名專業就服員提供一對一輔導,包括就業諮詢、職缺開發、陪同面試、職場輔導與後續追蹤等全方位服務。
台中市約有8.3萬名身障勞工,公私立雇用機構約2100家,其中約半數超額進用身障者,進用比率超過150%。勞工局每年舉辦多場定額進用宣導會,並推動超額進用獎勵金及表揚活動,鼓勵企業積極雇用身障者。
每年約有30至40名身障者在就服員協助下進入餐飲業工作,主要擔任清潔、洗碗、廚務助理等職務。友善職場包括多那之、爭鮮壽司、小滬春、屋馬燒肉等知名餐廳。就服員會根據身障者的特質尋找合適職缺,並協助職務再設計,如製作圖示工作流程、情境演練及交通訓練等,解決身障勞工在學習時間長、適應及社交溝通方面的困難。
如小茹在店長和同事的協助下,現已成為勤勞負責的員工,不僅把分內工作做好,還主動幫助同事,展現了身障員工在適當支持下能夠發揮的潛力。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