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全球逾百座核電廠運轉超過40年 翁曉玲倡議核電作為穩定經濟能源選項

中選會於9日舉行核三重啟公投第二場說明會,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以正方代表身分發言,指出「非核家園」雖為民進黨重要政策,但實際上與全球能源發展趨勢不符。她表示,民進黨推行的能源政策導致電價上漲及空氣污染惡化,而核電作為穩定且經濟的能源選項不應被輕易放棄。

翁曉玲批評2016年蔡英文政府承諾的2025年非核家園計畫已全面跳票。原定能源配比目標為天然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但目前再生能源占比僅達13%,缺口主要由燃煤與燃氣補足,導致晚間火力發電比例高達95%,不僅加劇空污問題,還引發連續四次電價上漲,推升物價並引起民怨。

在經濟效益方面,翁曉玲強調核電成本僅為再生能源、燃煤、燃氣的三分之一,一顆小型燃料棒的發電量就相當於一公噸煤。她質疑為何要放棄如此經濟實惠的能源選項,轉而選擇昂貴且效率不佳的再生能源,還需花費大量資金進口能源。她指出,錯誤的能源政策已導致台電獲得四千億補貼,最終仍由民眾承擔成本。

針對核電安全性問題,翁曉玲表示全球現有111座核子反應爐運轉超過40年,其中13座更超過50年。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都已批准核電廠延役,證明技術上並無重大問題與風險。核三廠40年來未發生重大事故,軟硬體設備健全,員工專業敬業,且長期接受主管機關嚴格評鑑考核。

翁曉玲也提到,恆春地方居民與里長普遍支持核三延役,民調顯示67%民眾贊成核三延役重啟。關於核廢料處理問題,她指出處理技術不斷進步,毒性已能降低並提高安全性,台電也已規劃處置低階與高階廢棄物,問題在於政府缺乏推動意願。

最後,翁曉玲回顧50年前國民黨推動興建三座核電廠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的歷史,強調核電仍是乾淨、穩定、經濟且有助健康安全的能源選項,呼籲民眾在8月23日公投中投下同意票支持核三延役。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