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中報導
台中市今年上半年的土地交易明顯降溫,「養地風」又悄悄興起,不少地主看準出租做停車場、連鎖店面或倉儲,不僅可創造收益,又能作為避稅的土地活化證據,以免被課徵空地稅,這種低開發成本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能靜待市場回溫或重劃利多釋出。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新興重劃區剛開始完成開發時,除了土地買賣給開發商蓋房子推案出售之外,有些地主就出租給大型餐飲公司,申請設置停車場或出租給汽車旅館摩鐵業,像是七、八期以往存在很多汽車旅館、大型餐廳、幼稚園,近五年來逐漸消失匿跡,這是因為房地產熱,精華地段的土地幾乎被收購一空。
這些產業結束營業,轉賣給建商,業者轉戰到其他更新的重劃區,例如單元二、三,機捷與單元十二等重劃區,近半年可能因房地產冷卻,土地交易降溫,所以大型連鎖店面,如全聯賣場、麥當勞餐廳、無人停車場,也如雨後春筍的冒出,甚至連最夯、地價較高的十三及十四期重劃區也不例外。
這些重劃區甚至有土地改以簡易圍籬、鋪設碎石的「暫時性使用」場域,來做為民營收費停車場與倉儲,甚至出租搭廣告招牌,這類低密度、易調整的臨時開發場域,不僅可創造固定現金流、也方便土地持有人隨時因應市場變化及需求作調整,創造穩健的收入,而且剛好解決都會區車站及商圈周邊停車位供不應求的情況。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指出,建商看到好地段的土地都不會放過,但確實現階段部分原計畫興建住宅或商辦的土地,因建築成本高漲、利率攀升與買氣冷卻而遞延推案,所以地主紛紛轉向低門檻的收益模式,但這個應該只是權宜的養地作法,等待房地產政策鬆綁、捷運等重大建設利多不斷釋出,這些正在休生養息的停車場與倉儲場,過些年或許又將搖身一變,成為下一波推案熱區。
紅色子房瑞德資本董事總經理蘇明俊指出,現階段重劃前會養地的多為已在重劃前卡位的地主,反觀近幾年購入素地的建商,如果有購地貸款就會有開發壓力,加上限期18個月開工,有資金壓力就盤出土地,或再策略聯盟合建,較沒有養地誘因。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