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中國對美國的網路攻擊正經歷重大轉變,從過去由軍情機構主導的模式,轉為允許私人企業自行執行駭客行動。資安公司CrowdStrike指出,疑似中國政府支持的駭客攻擊數量從2023年的330多起增加一倍以上,且隨著美國新政府上台,這一數字仍在持續攀升。
美國官員透露,北京已採取更激進的網攻策略,允許私人企業獨立進行網路攻擊。這些公司積極招募頂尖駭客,專注於發掘未被發現的零日漏洞,然後大規模入侵安裝有這些易受攻擊軟體的系統,並將取得的後門賣給中國政府與其他安全公司。
一位FBI官員表示,這種「駭客外包」模式已導致數百名美國人受害,同時使防禦工作變得極為困難,因為難以區分哪些是中國的主要目標,哪些是被意外波及的受害者。美國司法部上週公布的起訴書中,指控一名在義大利被捕的中國男子入侵美國電腦系統,該男子受僱於「上海帕沃洛克網絡有限公司」,這正是為中國政府執行駭客任務的「協力」公司之一。
拜登政府時期國土安全部長的高級顧問費拉洛表示:「比起幾年前,中國駭客如今規模更大、技術更精湛、手段更老練。過去,他們會從上海的網路發動攻擊,按照中國時間進行,隨時可以發現他們的行蹤。現在情況不同了。他們無處不在。」
中國駭客能力的提升部分源於上海安洵信息等企業的運作。該公司向中國政府部門、安全單位和國企出售第三方駭客所獲取的內容。去年安洵信息外流的文件揭露了中國日益強化的駭客策略,甚至列出駭客服務報價,如遠端駭入iPhone價格為2.5萬美元(約新台幣73萬元)。
另一個被稱為「伏特颱風」的駭客組織,被美國官員懷疑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運作,持續入侵美國電力和供水設施。美國情報部門認為,該組織意在台海衝突時能引發混亂。儘管FBI去年曾干擾其部分行動,但「伏特颱風」已另起爐灶,活動範圍遠超最初被發現的太平洋港口區域。
對於這些指控,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稱「毫無根據,毫無道理」,並反指美國對中國進行長期、系統性及大規模的網路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