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16日召開第16次委員會議,通過115年度一般科技預算1601億元,較原先規劃的1800億元減少近200億元。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此次預算縮減主要受到財政收支劃分法修訂的影響,導致行政院預算受到極大限制。
吳誠文在會後接受訪問時直言:「這個預算的增加,難道還不如2350萬每人發1萬元嗎?」他強調,科技產業是台灣最重要的命脈,台灣在國際舞台上已不再只是代工角色,而是全球AI創新實現的關鍵。然而,歐美日等國家正積極追趕先進半導體製程,台灣不能原地踏步,必須持續投資以維持半導體優勢。
根據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執行秘書張振豪的統計,115年度科技預算將分配於多個重點領域,包括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43.9億元、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22.3億元、智慧機器人計畫22.9億元、淨零科技方案102.7億元及晶創台灣方案211.9億元。相較之下,今年的科技預算為1595億元,去年則為1570億元。
吳誠文呼籲,在財劃法修訂後地方政府財源增加的情況下,地方應配合中央規劃,共同創造更大的內需市場,實現總統賴清德均衡台灣的國政願景。他也期望未來有機會讓立法院更加了解科技預算的重要性,支持政府編列更充足的預算,以維持台灣在全球科技領域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