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國安法實施滿五年之際,台灣學者呼籲台灣應肩負起成為全球香港研究中心的責任。中華港澳之友協會日前舉辦「港版國安法實施五週年對港人生活的衝擊與反思」座談會,多位學者分享了對香港現況的觀察與分析。
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暨政治研究所教授范世平表示,港區國安法的實施標誌著「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正式終結。他強調香港議題的持久重要性,並主張台灣應成為全球香港研究重鎮,甚至建立國家級智庫,這不僅關乎香港,更攸關台灣未來。范教授也指出,台灣需在提供香港民眾友善環境與維護國家安全之間取得平衡。
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蕭督圜分析了國安法對香港市民日常生活的深遠影響,包括言論自由收縮、媒體自我審查加劇、社群媒體發言更加謹慎,以及學校強化國安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他指出,國安法中「煽動」、「顛覆」等模糊定義造成社會寒蟬效應,同時也衝擊營商環境,導致多家跨國企業將亞太總部從香港轉移至新加坡。蕭教授認為香港案例可作為台灣的警示。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洪耀南則指出,2020年頒布的國安法是一場全面性的結構重塑,從街道到法庭、從教堂到劇場無所不在。他認為國安法並非增進安全,而是製造一種「彈性的恐懼」,使人們變得更加安靜、謹慎和順從,卻不清楚何時會逾越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