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夜市一直是本地人與觀光客喜愛的去處,以多元美食聞名。然而,近期有網友在Threads平台分享自身經驗,表示婚前至少每兩週逛一次夜市,如今頻率降至每兩個月一次,並觀察到年輕人似乎也逐漸減少光顧夜市的次數,因此提問「台灣人是否變得不愛吃夜市了?」
貼文引發熱烈討論,多數網友指出價格是主要考量因素。有人表示「東西貴啊」、「太熱又太貴」,甚至有網友直言「夜市吃一圈,可以去吃吃到飽了」。此外,環境因素也是關鍵,「天氣熱、環境又差、現在價格也不親民,要花那些錢還不如去百貨公司吹冷氣吃美食街」、「去夜市隨便買就500,還不一定會飽。攤位相似的太多。」
臉書專頁「游庭澔的財經皓角」今年5月曾分析,台灣消費型態正從室外轉向室內消費。隨著誠品生活台南、大巨蛋商場、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等大型商場陸續開幕,消費者可在這些場所避開惡劣天氣、安全帶孩子遊玩,不必擔心交通安全問題,導致街頭逛街與夜市人潮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