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近一年來加強關注外國人利用泰國人頭成立公司的問題,過去九個月已起訴857起相關案件。目前有超過4萬6000家公司因涉嫌使用泰國人頭及進口劣質商品正在接受調查。
這個議題在今年3月28日緬甸地震導致曼谷興建中的審計大樓倒塌事件後更受到高度關注。該工程由義大利-泰國合作發展公司與中國中鐵子公司中鐵十局的泰國分公司聯合執行。中鐵十局泰國分公司的股權結構中,中方持有49%,其餘51%由三名泰國股東持有。大樓倒塌後,泰國各界發現可能使用了中資工廠提供的不合格建材,政府正在調查這三名泰國股東是否僅為人頭,以及是否涉及洗錢。
泰國監察員辦公室資料顯示,2025年泰國共有92萬6950間註冊公司,其中12萬7522間有外國投資者,1萬8288間由外國投資者單獨持有49%的股份。監察員辦公室警告,外國人利用泰國人頭成立的公司已逐漸擴展至健康、飲食、教育、農業和房地產等領域,這將嚴重影響泰國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
泰國商業部已開始大規模掃蕩這類公司及從國外進口的劣質商品。據5月中旬公布的數據,過去9個月內,相關單位已起訴3萬9186宗涉及劣質或非法商品的案件,造成損失超過20.74億泰銖(約新台幣19.08億元)。在打擊人頭公司方面,已起訴857起案件,造成損失超過152.88億泰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