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議長童子瑋接受《官我什麼事》節目專訪時分析,國民黨籍基隆市立法委員林沛祥近期關於「社會邊緣人」及「TOP 1%人才」的爭議言論,凸顯其權貴形象,激起基隆民眾不滿情緒,成為罷免連署達標的關鍵因素。
罷免林沛祥的團體「基隆絕沛」於5月23日完成二階連署書送件。童子瑋表示,外界原本認為基隆民情特殊,連署進度緩慢,甚至不看好二階連署能達標。然而,林沛祥近期的爭議言論引發年輕人和在地民眾的相對剝奪感,點燃基隆人怒火,促使更多人參與連署活動。
對於基隆市民連續面臨罷免市長謝國樑和罷免林沛祥兩次罷免案,童子瑋指出,去年罷免謝國樑源於其政策亂象,包括電動機車發放問題、海洋廣場放沙發、人行道開放停車及基隆摩天輪等爭議。今年則因藍白立委在立法院大刀砍預算的行為,引發全台罷免風潮。
童子瑋分析,基隆約有10萬通勤族在台北求學工作,這群人對現況不滿,較積極參與連署;而在基隆當地生活工作的民眾,雖然原本認為罷免與己無關,但看到林沛祥的言論後也紛紛出面連署。
童子瑋強調,林沛祥的政治背景顯赫,父親林水木曾任基隆市長8年,母親徐少萍擔任立委多年,是標準的政治家族。林沛祥從國中便赴國外求學,2018年首次當選議員即擔任副議長,之後順利當選立委,政治生涯可謂平步青雲。然而,其近期言論顯示出「高人一等」的心態,完全違背民主國家「民選官員是人民公僕」的基本概念。
「林沛祥可以把自己搞成全國新聞核心,這是藍綠兩黨都無法理解的。」童子瑋表示,林的爭議言論引起全國關注,促使全台公民團體前往基隆協助連署,最終導致二階連署成功送件。他判斷,罷免連署能在基隆達標,主要是林沛祥和國民黨自己造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