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揭秘台灣特有種魚池琴蛙生殖行為:雄蛙築巢求偶全過程

2025-05-21 22:00  撰稿 / AI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近日公布了對台灣特有種魚池琴蛙的生殖生態研究成果。這種今年初才正式發表的新物種,其繁殖過程通過縮時攝影技術被完整記錄下來,揭示了從築巢到產卵的神秘生命歷程。

研究顯示,雄性魚池琴蛙如同專業的泥窩建築師,在繁殖季節傍晚時分開始挖掘並修築巢穴,整個過程約需2至3小時。築巢完成後,雄蛙會在巢內鳴叫吸引雌蛙,同時對巢穴展現強烈的領地防衛行為。當其他雄蛙接近時,牠們會進行激烈的肢體衝突,包括追逐、扭打、壓制等多種對抗行為,最長的打鬥記錄達371分鐘(約6小時)。

生多所副研究員林春富表示,一旦雄蛙成功吸引雌蛙到巢中,雙方會迅速完成配對與產卵,整個過程僅需約30分鐘。產卵後,雌雄蛙會先後離開巢穴,而蛙卵則被包覆在會吸水膨脹的透明膠質中,這種設計能有效保護早期胚胎免受天敵掠食,即使遭遇大雨淹沒窩巢也不易流失。

魚池琴蛙僅分布於南投縣魚池鄉,屬於琴蛙屬的22個已知物種之一。由於築巢微棲地隱蔽且人為觀察容易干擾其行為,過去對其生殖生態的了解相當有限。研究團隊在棲地範圍內架設縮時攝影機,首次完整記錄了這一物種的繁殖全過程。

研究團隊也發現,在繁殖季尾聲(9-10月)時,因降雨減少,部分蝌蚪可能滯留在窩巢內無法進入水體。為此,團隊進行了救援行動,包括挖掘小水道引導蝌蚪安全流入水域,以及將早期胚胎或瀕死蝌蚪帶回實驗室飼養後再放回原棲地。

目前,生多所正與台北市立動物園、林業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等機構合作,推動魚池琴蛙的人工圈養與異地復育計畫,並持續監測其棲地變化與族群動態,同時將縮時攝影技術推廣至其他瀕危兩棲類的研究中。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Grok推出即時網路搜尋功能 免費試用期至6月5日

xAI於22日宣布,旗下AI語言模型Grok現已推出「即

2025-05-22 04:15

國民黨宜蘭縣黨部主委林明昌因涉嫌偽造罷免連署文書遭80萬元交保

宜蘭地檢署正在調查民進黨立委陳俊宇遭「幽靈連署」罷免案,

2025-05-22 04:10

長期為台灣發聲的美國眾議員康諾里辭世 留下堅實友台遺產

美國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傑瑞·康諾里(Gerry Conn

2025-05-22 04:05

Google 推出 Live API 強化 Gemini 生態系統,提供即時 AI 互動新體驗

Google 在 I/O 2025 開發者大會上正式發布

2025-05-22 03:25

OPPO A5 5G 戶外神機:7000元以下高性價比,6000mAh超大電量耐用設計

OPPO於21日推出全新平價機型OPPO A5 5G,專

2025-05-22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