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起車輛撞擊行人事件不僅發生於高齡駕駛,各年齡層駕駛人都有肇事案例。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指出,年齡僅是輔助判斷身心能力的參考依據,交通部應盡速對所有駕駛人實施全面性、定期性的評估,以「安全與其他道路使用者互動的能力與知識」為核心標準,判斷駕駛人是否合格駕駛車輛。
該促進會表示,交通部長陳世凱雖聲稱與路權團體討論過駕訓改革方向,但實際上如4月25日的「精進駕照考前、中、後相關制度意見交流會議」中,近一小時時間被程序問題占用,導致實質議題討論不充分,且會議僅提供簡單的簡報資料。
促進會進一步指出,政府對人本交通核心精神認知不足,僅限於停讓行人的教育,未能深入傳達「傷害力越大責任越大」、「尊重生命」等觀念。同時,駕駛人考後監理包括記點制度未恢復原有強度,大型車駕照監理也未見精進措施。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強調,許多交通安全問題已存在數十年,如停讓行人的政策早在50年前就已提出。他們期望交通部能提出更全面、系統性的政策改革,依據「道路用路人階序」設計考訓及駕駛人監理系統,並定期評估駕駛人的安全互動能力,盡速提出相關改革時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