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總統陳建仁在日內瓦接受中央社獨家專訪時,針對台灣被排除於世界衛生大會(WHA)一事發表看法,他呼籲國內朝野應團結一致、理性問政,「不能夠把世界上對我們的尊重、願意跟我們合作的契機給白白喪失掉」。
世界衛生大會進入第二天,陳建仁積極參與台灣在場邊舉辦的專業論壇,場場出席致詞、引言或主講,展現台灣的國際影響力。他在受訪時分享了對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形勢變化的觀察。
陳建仁表示,美國對世衛的捐款及角色至關重要,川普政府決定退出對全球衛生治理合作帶來巨大衝擊。他認為台灣與美國的合作未來可能不再透過世衛平台,而是轉向亞太經合會(APEC)的衛生工作小組或雙邊加特定國家的合作模式。
對於美國退出可能弱化世衛的情況,陳建仁指出,台灣未來與世衛的關係將取決於世衛在美國退出後的發展,以及其治理是否符合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原則。「若世衛不再是可信賴且受尊重的組織,台灣可能需要透過其他管道推動全球衛生工作。」
面對國際多邊主義趨勢減弱的挑戰,陳建仁強調台灣應加強與理念相同國家的雙邊或多邊合作。他特別指出國內團結的重要性:「自己沒有堅強起來,那什麼都不用談。朝野之間應該要有理性問政的想法,共同目標是讓台灣愈來愈好,能夠走出世界、被看到。」
針對國際媒體對台灣內部政治亂象的關切,陳建仁認為這反映了外界對台灣團結問題的擔憂。「如果連外國媒體都看到這樣的現象,我們真的需要思考朝野之間如何為台灣更好而共同努力。」
陳建仁分享他在歐洲與梵蒂岡、歐盟領導人互動的經驗,表示國際社會對台灣在科技、經濟、社會制度及公共衛生方面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這是我們好不容易在十多年來經營的努力成果,大家一定要珍惜,不能把世界對我們的尊重與合作契機白白喪失。」
他最後強調,台灣要立足世界必須自立自強,展現良好治理、經濟發展和民主法治等普世價值,即使面對國際局勢變化,台灣仍能與國際社會合作、互利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