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成員國委員會於19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流行公約,旨在強化全球對未來疫情的預防與應對能力。該公約獲得124票支持,無反對票,僅11國棄權,包括伊朗、以色列、義大利、波蘭、俄羅斯及斯洛伐克等國。
這項公約的核心目標是改善全球衛生協調機制、加強疫情監測系統,並確保疫苗公平分配,避免COVID-19疫情期間各國各自為政、國際合作混亂的情況再次發生。世界衛生大會(WHA)預計將於明日正式批准這項公約。
WHO秘書長譚德塞對此表示:「各國政府透過這項協議,使國家和全球社會在面對潛在大流行威脅時更加公平、健康與安全。」他強調,這項全球公約將確保各國能更有效、迅速且公平地合作應對下一次大流行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已在前總統川普決定退出WHO後,退出相關協商,因此不受公約約束。此外,該公約雖已通過,但仍需等待各國就病原體分享的附錄完成協商後才能正式生效,這一過程可能需要兩年時間,之後各國還需進行批准程序。
這項公約吸取了COVID-19疫情的教訓,致力解決藥物、疫苗和醫療資源分配的結構性不平等問題,為全球衛生安全建立更完善的合作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