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宏都拉斯國立自治大學(UNAH)最新發布的調查報告,該國近63%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中,不僅是中美洲最貧困的國家,也被世界銀行列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報告指出,2020年新冠疫情嚴重打擊宏都拉斯經濟,導致家庭收入銳減,當年貧困人口比例激增至70%,2021年更達到73%的高峰。雖然近年來情況略有改善,但貧困率仍維持在60%以上的高水平。
聯合國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CEPAL)的數據顯示,宏都拉斯也是該地區兒童與青少年貧困率最高的國家,達66%。儘管2024年宏國經濟預計增長3.5%至4%,但這一增長率低於歷史平均水平,且主要依靠移民匯款支撐,這些匯款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0%。國立自治大學表示,這樣的經濟增長不足以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和改善民眾生活條件。
在中美洲地區,台灣的邦交國瓜地馬拉貧困情況僅次於宏都拉斯。根據聯合國2024年度報告,瓜地馬拉1800多萬人口中有56%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約290萬人面臨糧食短缺問題,其中以婦女和兒童最為脆弱。為此,聯合國與合作夥伴在瓜地馬拉實施了191個援助項目,總投資超過2億美元(約新台幣60億元),旨在改善當地民眾的生活條件。
台灣駐瓜地馬拉大使張俊菲日前會見瓜國財政部長蔡西格,重申台灣作為瓜地馬拉的戰略夥伴,將加強雙邊合作,促進中美洲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雙方優先合作領域包括基礎設施、教育、衛生和農業等,這些對瓜地馬拉消除貧困和縮小社會差距至關重要。多年來,台灣持續為瓜地馬拉提供技術培訓、小農支持、醫療援助以及改善弱勢族群飲用水和衛生系統等方面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