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與俄羅斯將於15日在土耳其多爾瑪巴赫切宮舉行談判,時間為莫斯科時間上午10時(台灣時間下午3時)。這場談判由俄羅斯總統普丁提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美國勸說下同意參與,但最終普丁與美國總統川普均決定不出席。
談判源起於歐洲國家對俄羅斯提出的最後通牒,要求自5月12日起實施30天無條件停火。普丁不僅拒絕,反而提議與烏克蘭在土耳其進行「不設前提」的直接對話。儘管歐洲國家與烏克蘭最初堅持停火前不談判,但在川普公開呼籲下,澤倫斯基改變立場,表示願意親自前往土耳其與普丁會面。
俄方代表團將由總統顧問梅丁斯基率領,成員包括國防部副部長福明、外交部副部長加盧津及總參謀本部情報總局局長科斯丁科夫。澤倫斯基仍計劃親自出席,而美方則派國務卿盧比歐及烏克蘭特使凱洛格參與。
談判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雙方立場差距懸殊。澤倫斯基表明,除「無條件停火」外的任何結果都視為失敗;普丁則強調要解決衝突的「根本原因」,包括烏克蘭的主權地位及北約東擴問題。俄方要求烏克蘭割讓東部四個地區、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國、放棄加入北約計劃並縮減軍力,同時要求西方解除制裁。基輔則堅決不割讓領土,並要求獲得安全保障。
這次談判被克里姆林宮稱為「重啟」2022年在伊斯坦堡舉行的和平談判。當時的談判迅速破裂,雙方互相指責對方不願妥協。普丁聲稱烏克蘭破壞了一份已大致談妥的協議,而澤倫斯基則認為俄方提出的是「兇手的最後通牒」。
作為北約成員且與俄羅斯關係友好的土耳其,表示願意提供一切支持,包括調停及主辦談判。土耳其總統艾爾段過去曾與普丁建立「特殊關係」,並多次在莫斯科與基輔之間扮演橋樑角色,最著名的成就是促成黑海糧食協議,雖然俄羅斯已於2023年退出該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