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第三選區罷免國民黨立委謝衣鳯的第二階段連署於5月13日截止,罷團共收集到19,131份連署書,未能達到法定門檻26,719份,差距7,588份,使罷免案宣告失敗。這成為全台第四起未能成功的罷免藍委行動。
由前明道大學校長陳世雄領銜的「罷免缺衣不可」行動,雖在溪湖、二林、溪州、北斗等10鄉鎮設置連署站積極動員,但最終仍未能跨越門檻。政治觀察人士分析,儘管民進黨在彰化擁有陳素月、陳秀寳及黃秀芳3席立委,卻未能有效動員支持罷免,背後原因與地方派系長期恩怨有密切關聯。
有綠營資深黨員指出,謝衣鳯面對罷免採取低調策略,並對「競選彰化縣長」一事避而不答,使罷團難以借題發揮。另一方面,民進黨部分人士過早介入罷團運作,不僅違背黨中央節奏,還讓有意角逐縣長的現任立委感到主導權喪失,影響動員意願。
地方人士分析,彰化綠營主要由新潮流與正國會兩大派系組成,雙方都將罷免案視為「縣長前哨戰」。然而,此次罷免行動由公民團體主導,且與吳音寧陣營較為親近,未事先與地方派系充分溝通,導致部分地方議員持觀望態度,甚至出現「不知該幫誰罷免」的疑慮。
連署截止前,罷團公布各區議員交件數據,引發「責任額不到一成」的質疑。對此,議員李俊諭表示,溪州鄉設有多處連署站,連署書不一定會送回他的服務處;議員洪子超則坦言,部分鄉親擔憂被認出而選擇送到外鄉鎮連署站;議員劉珊伶強調,面對第三選區複雜的派系與地方人情壓力,罷免行動需要充分溝通與合作,避免流於內耗與仇恨操作。
此次罷免行動的失敗,凸顯了民主運動中地方派系角力與政治算計的複雜性,也反映出綠營內部協調不足的問題。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