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視最新的「攻堅」系列報導中展示了東風-100(長劍-100)巡航導彈的發射畫面,這是繼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首次亮相後,相隔近6年再次公開亮相。然而,央視播出的畫面經過刻意模糊處理,使觀眾無法清楚看到導彈彈頭的全貌。
據了解,東風-100屬於超音速巡航導彈,最大射程可達3000-4000公里,足以覆蓋整個第一島鏈與關島。該導彈全程以4馬赫超音速飛行,能夠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在影片中,這款導彈以雙聯裝形式部署在10x10高機動輪式越野發射車上,該發射車集導彈運輸、存儲、起豎、發射及維護保障功能於一體,大幅提升了導彈系統的機動部署和快速反應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東風-100的研發工作始於2010年左右,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負責。該導彈採用垂直發射方式,結合拋物線彈道設計,可從近乎垂直角度對目標實施「灌頂式」攻擊,大幅壓縮敵方防禦系統的反應時間。在制導方面,東風-100利用慣性制導和北斗衛星導航修正的複合體制確保飛行精度,末段則切換到被動紅外和主動雷達複合制導模式,使其打擊精度可達米級。
有火箭軍軍官曾形容:「長劍-10是打一個法國人,長劍-10A是打法國人手中的法棍,而長劍-100打法棍上停著的蒼蠅。」此外,東風-100的戰鬥部設計靈活多樣,包含高爆、侵徹、子母、燃燒等多種類型,能夠應對不同任務需求。其中鑽地戰鬥部能夠穿透深厚的防護層,對深埋地下目標進行致命打擊。同時,該導彈還具備打擊海上移動目標的能力,使其成為一種超遠程的超音速反艦武器,提升了戰略威懾價值。
東風-100已在火箭軍巡航導彈部隊中服役多年,雖然央視公開的發射畫面經過模糊處理,但分析認為這表明其作戰能力已達到完備狀態。作為東風系列導彈中編號最大的型號,東風-100已成為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的重要支柱之一。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