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籃球愛好者手部摔傷未妥善治療 四年後需手術修復五指肌腱脫位

2025-05-13 09:20  撰稿 / AI

一名23歲女性上班族因熱愛籃球,四年前在比賽中不慎摔傷雙手。當時她選擇接受推拿治療而非就醫,雖然疼痛暫時消退,但隨後開始出現手指異常狀況。每次握拳或張開手掌時,她都能聽到「咕嚕」聲響,同時發現手張開時越來越無力,最終前往醫院檢查。

奇美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林祐丞表示,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左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以及右手的中指、無名指,共五根手指的矢狀束韌帶均已斷裂。這導致每次握拳時,這些手指的伸指肌肌腱會脫位,張開手掌時又滑回原位,造成異常感覺。由於延誤治療多年,脫位情況已相當嚴重,不僅影響手指力量,還可能妨礙日後執行精細動作的能力。

考慮到保守治療難以見效,醫療團隊與患者討論後決定進行手術修復。手術分左右手兩次進行,每次耗時約兩小時,總計近五小時才完成所有修復工作。手術中醫師直接修復矢狀束韌帶,並將部分伸指肌肌腱繞過橈側副韌帶以助肌腱回位。術後追蹤超過兩年,患者的手指肌腱脫位未再復發。

林醫師解釋,這類傷勢與常見的「吃蘿蔔乾」(手指末端關節變形)不同,是位於握拳突起處的掌指關節受傷所致,多見於拳擊等格鬥運動。他推測患者可能是打球時不慎摔倒,雙手呈握拳姿勢撐地而導致傷害。

林醫師強調,無論是哪種手部傷害,若能在受傷後兩週內使用副木固定、維持正確姿勢,多數情況可獲得良好療效。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日後可能需要手術改善。他建議民眾遇到類似問題應儘速就醫,避免接受不當推拿,以免造成肌腱進一步偏移。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婦女再就業計畫助二寶媽重返職場 兼顧家庭與事業找回自我價值

八年級生張舒婷因照顧兩個幼兒而離開職場三年,面對家庭經濟

2025-05-14 15:20

鴻海2025年Q1創歷史佳績,稅後純益421億元年增91%,EPS達3.03元

鴻海(2317)於5月14日法說會公布2025年第1季財

2025-05-14 15:15

台積電突破千元關卡,AI概念股帶動台股大漲452點

台股今日在AI概念股的強勢帶動下大幅上揚,加權指數終場上

2025-05-14 15:10

貿聯-KY 2024年首季業績亮眼 每股盈餘達8.49元創新高

貿聯-KY於5月14日發布2024年第一季財報,展現出強

2025-05-14 15:05

《臺灣漫遊錄》再添殊榮 楊双子與譯者金翎共同讓台灣故事走向國際

《臺灣漫遊錄》繼去年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後,今日再度獲得「

2025-05-14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