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中國商品關稅從145%下調至30%(含基本關稅10%、芬太尼關稅20%)後,業界對於貨櫃船運市場是否會出現爆量現象持不同看法,但對運價走勢則有共識,認為不會超過去年7月初因美國東岸罷工疑慮時創下的每40呎櫃8103美元高峰。
台驊物流董事長顏益財分析,目前加拿大、墨西哥與美國的保稅倉庫仍有中國可存放6個月的保稅貨,業界會趁關稅降低完稅出貨。由於中美貿易衝突已持續多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貨量佔比已從過去的最大出口國降至去年的11.1%,低於東南亞的15.1%及歐洲的12.9%,今年估計更降至10%以下。即使關稅降低,30%的稅率仍使部分中國商品難以競爭,預計會有補貨行情但不至於爆量,運價將呈緩漲趨勢。
另一家知名攬貨公司高階表示,許多訂單已轉移至東南亞,現階段關注點在六月中返校日是否出現出貨潮。原本5月應有出貨潮,但因關稅墊高成本,美國進口商不敢大量下單。
一家年營收破百億的非上市櫃公司董事長則持不同看法,指出大陸積壓的貨物因關稅降低已開始搶出貨,加上美國進口商庫存接近耗盡,船隊正調回美國線但需時間,預計市場將出現短期艙位不足導致運價飆漲,已有船公司提出5月15日每大箱調升1000美元的方案。
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認為不會有大量搶運,因保稅艙貨物會優先清關進入市場,運價難超過去年高峰。另一家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則指出,美國大型百貨連鎖兩周前已要求大陸供應商備貨,準備關稅降低後立即出貨;考量美國高昂的倉儲費用,保稅倉能放置的貨物有限,關稅降低後貨量衝高、運價上漲可能性存在,但因今年新船噸位增加,運價應不會超過去年高峰,5月中的漲價方案估計實際上漲約500美元。
外籍大型攬貨公司高階指出,此次減班最多的海洋聯盟減約四成,部分船隻調往其他航線,調回美國線較耗時;卓越聯盟減約三成,多未調往其他航線,航班恢復會較快,5月中漲價估計實際上漲約300美元。
陽明海運高階表示,大陸市場艙位仍有餘裕,後續發展需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