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美中關稅互降後效應:短期貨運量激增恐推高秋季消費物價

2025-05-13 10:05  撰稿 / AI

美中雙方近日達成貿易協議互降關稅後,美國財經媒體CNBC分析指出,預計未來4至6週內,從中國到美國的貨運量將大幅增加。進口商為了趕在90天協議期內大量備貨,將面臨更高的運輸成本,這些成本最終可能轉嫁給消費者,導致秋季商品價格上漲。

根據美中貿易談判結果,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145%降至30%,而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則降至10%。雙方同意在90天內不再調高或新增關稅,並展開進一步談判,但未來發展仍充滿不確定性。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因中國未積極處理芬太尼問題而加徵的20%關稅並未取消。

物流業者ITS Logistics全球供應鏈副總裁布萊希爾表示,許多客戶已在中國預先裝載了數千個貨櫃,隨時準備運往美國。隨著貨運需求激增,運費也將隨之上漲。鞋類零售商Deer Stags總裁馬斯開特指出,雖然關稅降至30%讓他們能繼續從中國進口,但由於貨運需求大增,他們的成本可能上漲近40%,這將導致秋季交貨商品的售價調漲。

紐約天使投資機構NY Angels成員卡明斯坦認為,雖然小型企業物流將重啟,但憂慮並未減少,「他們被反覆無常的政策綁架了,企業處境艱難。」馬斯開特也表示,政策搖擺已造成企業損失,他們先前有一批貨被課徵145%的關稅,只能送到保稅倉庫暫存,僅額外倉儲費用就多支付了逾1萬美元(約新台幣30萬元)。

物流解決方案公司OL USA執行長貝爾指出,30%的關稅對進口商整體獲利能力仍是挑戰,加上航運公司宣布的停航數量,運量增加以及艙位與價格問題將成為另一道障礙。美國衣履協會執行長拉馬爾警告,美中暫緩部分關稅是正向發展,但價格上漲是無法避免的,美國消費者在假日購物季仍將承受更高物價。

貨運市場分析平台Xeneta首席航運分析師桑德也警告,出貨激增將導致海運價格大幅上漲,從中國到美國西岸的海運價格短期內可能上漲20%。這將是先前貨運價格大幅下跌後的反彈。根據Xeneta數據,自今年1月1日起,從中國至美國西岸與東岸的平均即期運價已分別下跌了56%和48%。維吉尼亞港務局執行長愛德華茲表示,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中信兄弟投手鄭浩均復健進展良好 平野惠一:百分百準備好才會歸隊

中信兄弟投手鄭浩均在前年底接受手肘韌帶重建手術後,目前已

2025-05-13 18:40

罕見藍腹鷳現身日月潭慈恩塔步道 展現生態多樣性

日月潭慈恩塔步道近日迎來珍貴訪客,一位幸運的遊客在健行時

2025-05-13 18:35

中職賽事調整:味全龍對樂天桃猿天母之戰延至5月29日舉行

中華職棒聯盟宣布,原定於5月11日在天母球場舉行的味全龍

2025-05-13 18:30

教宗良十四世與潘孟安的防疫情緣:五年前秘魯接收台灣愛心

教宗良十四世在梵蒂岡會見樞機主教時發表講話,其封號既向歷

2025-05-13 18:25

世壯運棒球賽即將開打!周思齊談先發安排與重砲人選

世界壯年運動會男子棒球賽將於5月22日正式開打,前中華職

2025-05-13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