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海運與德國赫伯羅德航運上週五(9日)通知客戶,原定於5月15日實施的每40呎貨櫃750美元旺季附加費計畫將延至本月底。此前,船公司已於本月1日成功調漲每大箱約350美元運價(原計畫為500美元)。
據國內大型攬貨公司表示,雖然近期有非聯盟船隻出現滿載現象,但由於這些船隻規模較小,不足以代表整體市場供需已達平衡。陽明與赫伯羅德的決定顯示,目前市場貨量不足以支撐運價進一步上漲,5月15日的漲價計畫因此確定告吹。
貿易追蹤機構Vizion與數據分析機構Dun&Bradstreet統計顯示,4月21日至28日期間,中國出口至美國的訂艙量較3月同期驟降近54%。受此影響,船公司紛紛實施減併班措施。航運分析機構Sea-Intelligence報告指出,亞洲至北美東岸航線原定5月5日出發的航班中,有42%的運力被取消,僅一週時間,空班比例就增加了7個百分點。亞洲至北美西岸航線的航班取消比例則從13%攀升至28%,幾乎翻倍。
德魯里最新統計顯示,在主要東西方貿易航線,第20週至第24週期間共有58個航班被取消,取消率為8%。其中,跨太平洋東行航線(北美線)取消比例高達62%,約36個航班。
然而,美國零售業庫存水平可能已接近警戒線。多家中國出口商透露,包括沃爾瑪、塔吉特和家得寶等美國大型零售商已通知恢復此前因關稅中斷的部分貨物發運,並表示關稅成本將由美方買家承擔。全美零售聯合會警告,如果供應鏈持續受阻,美國零售市場將在5月中旬出現首輪貨源短缺。
Sea-Intelligence警告,若貨量恢復速度超過運力恢復速度,跨太平洋即期運價可能重新攀升至疫情高點。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則認為,7月一定會有出貨潮,但爆量與否取決於最終稅率及中美是否能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