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醫師翁梓華最近在社交媒體分享了可樂在醫療環境中的實用價值。雖然可樂通常被視為導致「三高」的不健康飲品,但在急診室中,它的特殊成分組合卻能在特定情況下發揮治療輔助作用。
根據翁醫師的說明,可樂具有三個關鍵特性:高糖分、酸性成分(碳酸與磷酸)以及微量咖啡因,這些特性使其成為某些急診情況下的實用工具。
首先,對於因用藥過量而出現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醫師在評估患者是否能脫離靜脈點滴補糖時,常會建議攝取高糖飲品來快速提升血糖。在這種情況下,含糖汽水如可樂成為理想選擇。
其次,臨床實證顯示,可樂中的碳酸與磷酸成分能幫助溶解因植物纖維鈣化形成的糞石,對於因糞石導致腸道阻塞的患者,可能減少侵入性治療的必要性。
第三,可樂中的咖啡因與果糖組合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對排便不順或胃腸功能停滯的患者能提供一定程度的緩解。
然而,翁醫師特別強調,這些醫療用途僅適用於急診短期輔助治療,不應成為日常飲食的理由。長期大量飲用可樂仍會對健康造成負擔。真正需要解決健康問題的患者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評估和治療,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調整藥物,腸胃問題則需由腸胃科醫師進一步診治。
「不要因為急診室會使用可樂,就在家中過量飲用,」翁醫師提醒大眾,醫療用途與日常保健概念不應混淆,否則可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