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9日出席苗栗罷免團體在台中舉辦的記者會時表示,目前進行的35名藍委大罷免行動中,預估約有30名立委能通過二階連署,順利進入第三階段的罷免投票。他強調,此次罷免行動不僅是為了撤換不稱職的立委,更具有三重深層意義。
矢板明夫指出,近期國際媒體如英國《經濟學人》、美國《外交政策》及日本《東洋經濟》等對台灣的報導存在諸多誤解,包括賴清德挑釁中國、民進黨支持率僅40%、選舉輸不起等說法。他認為,這是因為國際話語權多被中國掌握,台灣的真實聲音難以傳達至國際社會。
關於大罷免的三項重要意義,矢板明夫解釋:首先,此次行動展現台灣民意與民主的成熟度,罷免團體以冷靜有序的方式推進,即使在苗栗和台中遭遇阻撓,仍堅持以民主程序實現政治理想,這是「文明與野蠻之爭」;其次,大罷免讓全世界看清台灣的發展方向選擇,在美國總統川普建立新秩序之際,台灣是要「選擇世界的台灣,還是中國的台灣」,當前政府與立法院呈現不同立場,台灣選民需要表達自己的聲音;第三,此次行動彰顯台灣公民社會的成熟,儘管民主制度仍有不足,但公民力量能夠引導國家走向正確方向。
矢板明夫相信,若大罷免能在多數選區成功,這股民主聲音必將傳遍全球,向國際社會證明台灣是一個理性、成熟的民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