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近年台灣面臨少子化的嚴峻挑戰,這不僅衝擊人口結構,也對各行各業,帶來深遠影響。長期以來,住宅的剛性需求被視為支撐房市穩定成長的關鍵力量,但從近年各縣市住宅類的使用執照核發宅數與新生兒出生人數來看,發現2024年出現前所未見的「死亡交叉」的現象-「住宅新供給數量已經超越新生人口」,市場出現結構性變化。
根據好時價統計,全國住宅使用執照宅數在2024年達到13萬7707戶,首次超越全國新生兒數量13萬4856人。觀察六都2016至2024年間,住宅使用執照核發宅數呈現向上趨勢,特別是近兩年更呈現大幅成長。
一般來說,增加住宅供給可壓低房價,但在台灣的房市卻未見效。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2024年六都中住宅類使用執照核發宅數最多的前三名依序為台中市、桃園市及新北市,數量分別為2萬6798宅、2萬3814宅及1萬9517宅。
其中,台中市較2016年大幅成長113%,而高雄市使照宅數創新高,達1萬8050宅,較2016年成長114%,顯現台中市及高雄市的新房屋供給數量大幅攀升。
然而同一期間六都新生兒人數卻持續下降,以新北市為例,新生兒人口從3萬4331人降至1萬6310人,減少超過五成,為六都減幅最大者。
2024年出現「住宅新供給數量超越新生人口」的死亡交叉。圖/好時價提供
進一步比較六都各自住宅執照核發戶數與新生兒人口數,台中市的住宅類使用執照核發戶數幾乎為新生兒人數1萬6112人的1.6倍,居六都之冠,須留意市場賣壓狀況。
六都出生率續降,儘管透過外來人口遷入彌補了各地人口減少的缺口,但人口結構逐漸老化與新生兒持續銳減,已讓未來空屋與閒置住宅的風險逐步升高。
台中市的住宅使照核發戶數為新生兒人數1萬6112人的1.6倍,居六都之冠。圖/好時價提供
好時價表示,過去認為增加住宅供給可壓低房價,但台灣房市未見成效,新案價格屢創新高,帶動中古屋價格上升。
除桃園市以外,六都「房價所得比」皆超過10倍,遠高於6倍的合理負擔,讓年輕族群抑制結婚與生育意願,「高房價、高空屋率、少子化」的惡性循環日益明顯,突顯亟需完善住宅政策,讓民眾得以安居樂業發展。
延伸閱讀→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10年買4房只愛老公寓 內行人曝購屋心法台中預售VS中古價差揭密!這二區中古屋平均單價僅預售屋一半!西屯區中古屋單價比預售屋便宜逾36萬元!榜上第一!我被詐騙了》房產詐騙警示:小心「地面師」奪你畢生家產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近年台灣面臨少子化的嚴峻挑戰,這不僅衝擊人口結構,也對各行各業,帶來深遠影響。長期以來,住宅的剛性需求被視為支撐房市穩定成長的關鍵力量,但從近年各縣市住宅類的使用執照核發宅數與新生兒出生人數來看,發現2024年出現前所未見的「死亡交叉」的現象-「住宅新供給數量已經超越新生人口」,市場出現結構性變化。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台灣少子化與房市供需結構變化的相關延伸知識:
少子化的人口結構影響:台灣的生育率長期偏低,2023年總生育率僅約1.09,遠低於人口替代水平2.1。這種少子化趨勢導致人口結構老化,預計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20%。人口結構改變不僅影響勞動力市場,也對住宅需求類型產生深遠影響。
房價所得比與住宅可負擔性:國際上普遍認為合理的房價所得比應在4-6倍之間,但台灣主要都市區的房價所得比多超過10倍,顯示住宅可負擔性低落。高房價讓年輕人必須延後購屋時間或放棄購屋,進而可能影響成家與生育決策,形成少子化與高房價相互強化的循環。
空屋率議題:台灣的空屋率議題長期受到關注,依據主計處202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結果,全台空屋率約11.9%,總計約130萬戶住宅閒置。空屋成因複雜,包含投資保值、世代繼承、區域發展不均等因素,形成「有房住不起、有屋無人住」的矛盾現象。
住宅政策發展:面對高房價與少子化挑戰,政府推出多項住宅政策,包括社會住宅、包租代管、住宅補貼等。「社會住宅興辦計畫」目標在2025年達到25.7萬戶社會住宅,提供年輕人與弱勢族群可負擔的居住選擇。
人口遷移與都市發展:台灣內部人口遷移主要呈現向六都集中的趨勢,尤其北部都會區人口密度高。近年台中、桃園、台南等地因產業發展及相對可負擔的房價吸引人口移入,而偏鄉地區則持續面臨人口外流與老化的雙重壓力。
區域供需失衡:各地區住宅供給與人口需求失衡的程度不一,如文中提到的台中市住宅供給量為新生兒人數的1.6倍,顯示供給可能過剩。然而,實際住宅需求還受到家戶結構變化(如小家庭增加)、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布局等因素影響。
國際人口移動的影響:隨著台灣推動攬才政策及新住民增加,國際人口移動也成為影響住宅市場的新變數。外籍專業人士、投資移民以及外籍配偶等群體的住宅需求各有特色,為市場帶來新的動能。
根據好時價統計,全國住宅使用執照宅數在2024年達到13萬7707戶,首次超越全國新生兒數量13萬4856人。觀察六都2016至2024年間,住宅使用執照核發宅數呈現向上趨勢,特別是近兩年更呈現大幅成長。
一般來說,增加住宅供給可壓低房價,但在台灣的房市卻未見效。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2024年六都中住宅類使用執照核發宅數最多的前三名依序為台中市、桃園市及新北市,數量分別為2萬6798宅、2萬3814宅及1萬9517宅。
其中,台中市較2016年大幅成長113%,而高雄市使照宅數創新高,達1萬8050宅,較2016年成長114%,顯現台中市及高雄市的新房屋供給數量大幅攀升。
然而同一期間六都新生兒人數卻持續下降,以新北市為例,新生兒人口從3萬4331人降至1萬6310人,減少超過五成,為六都減幅最大者。
2024年出現「住宅新供給數量超越新生人口」的死亡交叉。圖/好時價提供
進一步比較六都各自住宅執照核發戶數與新生兒人口數,台中市的住宅類使用執照核發戶數幾乎為新生兒人數1萬6112人的1.6倍,居六都之冠,須留意市場賣壓狀況。
六都出生率續降,儘管透過外來人口遷入彌補了各地人口減少的缺口,但人口結構逐漸老化與新生兒持續銳減,已讓未來空屋與閒置住宅的風險逐步升高。
台中市的住宅使照核發戶數為新生兒人數1萬6112人的1.6倍,居六都之冠。圖/好時價提供
好時價表示,過去認為增加住宅供給可壓低房價,但台灣房市未見成效,新案價格屢創新高,帶動中古屋價格上升。
除桃園市以外,六都「房價所得比」皆超過10倍,遠高於6倍的合理負擔,讓年輕族群抑制結婚與生育意願,「高房價、高空屋率、少子化」的惡性循環日益明顯,突顯亟需完善住宅政策,讓民眾得以安居樂業發展。
延伸閱讀→
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
10年買4房只愛老公寓 內行人曝購屋心法
台中預售VS中古價差揭密!這二區中古屋平均單價僅預售屋一半! 西屯區中古屋單價比預售屋便宜逾36萬元!榜上第一!
我被詐騙了》房產詐騙警示:小心「地面師」奪你畢生家產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