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聞界奧斯卡」之稱的美國普立茲獎(PulitzerPrizes),於5日正式揭曉2025年獲獎名單。其中,《紐約時報》橫掃四項大獎,成為本屆最大贏家。該報攝影記者密爾斯(DougMills)憑藉一張川普去年競選期間遭遇槍擊的照片,榮獲突發新聞攝影獎。畫面中,子彈高速掠過川普右耳的驚險瞬間被清楚捕捉,獲得評審高度讚賞。
根據《福斯新聞網》報導,事件發生於去年7月,地點為美國賓州的造勢活動。當時,川普在演講時遭遇暗殺企圖,右耳受傷。他隨即站起身,舉起握拳姿勢,在特勤人員保護下撤離現場,引發現場支持者齊聲高喊「戰鬥」,現場也留下大量震撼照片與影片。
密爾斯當時迅速連拍多張照片,成功定格子彈飛越川普頭部的那一瞬。畫面中還可見白色煙硝隨子彈劃出的清晰軌跡。他後來在接受福斯新聞節目《America'sNewsroom》專訪時透露,當下他正好站在川普下方,以SonyA1相機搭配廣角鏡頭拍攝講台畫面。
密爾斯回憶:「接著聽到一聲爆響,我繼續按快門,然後看到川普伸手摸耳朵後發現手上有血。」他表示,「我心想,天啊,他被射傷了。」他坦言,直到事後檢視照片,才意識到自己竟然捕捉到子彈穿越空中的一刻,讓他大感意外。
普立茲獎的評審對密爾斯拍攝的整組作品給予高度評價,特別指出「其中一張捕捉到川普演講時,子彈飛過空中的瞬間」。
除了突發新聞攝影獎,《紐約時報》還憑報導蘇丹內戰奪得國際報導獎,在關於美軍撤離阿富汗的深度追蹤報導中獲得解釋性報導獎,並與《巴爾的摩旗幟報》合作的芬太尼危機報導共同榮獲地方報導獎。
《華盛頓郵報》此次也獲得兩項殊榮,除以川普遇刺事件摘下突發新聞獎外,還以描繪權貴與政治人物的插圖作品,拿下插畫報導與評論獎。
《路透社》因追查芬太尼議題榮獲調查報導獎,《華爾街日報》則以揭露馬斯克全球影響力的專題報導,拿下國家報導獎。
長年關注公共利益的非營利調查機構ProPublica,則連續第二年奪得備受推崇的普立茲公共服務獎。此次獲獎題材聚焦於因墮胎相關法規過於嚴苛,導致醫師延誤緊急手術,最終釀成多名孕婦不幸喪命的悲劇。
普立茲獎自1917年設立以來,旨在表彰美國新聞、文學及音樂領域對公眾福祉有卓越貢獻之人士與作品。
有「新聞界奧斯卡」之稱的美國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s),於5日正式揭曉2025年獲獎名單。其中,《紐約時報》橫掃四項大獎,成為本屆最大贏家。該報攝影記者密爾斯(Doug Mills)憑藉一張川普去年競選期間遭遇槍擊的照片,榮獲突發新聞攝影獎。畫面中,子彈高速掠過川普右耳的驚險瞬間被清楚捕捉,獲得評審高度讚賞。
根據《福斯新聞網》報導,事件發生於去年7月,地點為美國賓州的造勢活動。當時,川普在演講時遭遇暗殺企圖,右耳受傷。他隨即站起身,舉起握拳姿勢,在特勤人員保護下撤離現場,引發現場支持者齊聲高喊「戰鬥」,現場也留下大量震撼照片與影片。
密爾斯當時迅速連拍多張照片,成功定格子彈飛越川普頭部的那一瞬。畫面中還可見白色煙硝隨子彈劃出的清晰軌跡。他後來在接受福斯新聞節目《America's Newsroom》專訪時透露,當下他正好站在川普下方,以Sony A1相機搭配廣角鏡頭拍攝講台畫面。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s)是美國最負盛名的新聞獎項之一,由哥倫比亞大學管理,每年頒發給優秀的新聞報導、文學作品和音樂創作。該獎項由匈牙利裔美國報業大亨約瑟夫·普立茲(Joseph Pulitzer)於1917年創立,旨在表彰卓越的新聞工作。
普立茲獎目前共設有22個類別,包括公共服務、突發新聞報導、調查報導、解釋性報導、地方報導、國家報導、國際報導、特寫寫作、評論、社論、批評、社論漫畫、突發新聞攝影、專題攝影等新聞類別,以及多個文學和音樂類別。
在新聞攝影方面,普立茲獎分為「突發新聞攝影獎」(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和「專題攝影獎」(Feature Photography)兩大類。突發新聞攝影獎主要表彰在重大突發事件中捕捉關鍵時刻的攝影作品,這些作品往往需要攝影師在危險或複雜的情況下,保持專業判斷和反應能力。
文中提到的攝影師道格·密爾斯(Doug Mills)是《紐約時報》資深攝影記者,專門負責白宮和政治報導。他曾多次獲得普立茲獎提名,並因其出色的政治新聞攝影而聞名。他使用的Sony A1是一款高端專業相機,具有每秒30張的連拍能力和出色的自動對焦系統,非常適合捕捉快速動態場景。
《紐約時報》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之一,創立於1851年,以深度報導和國際新聞聞名,歷史上已獲得超過130個普立茲獎。《華盛頓郵報》則創立於1877年,是美國首都的主要報紙,以政治報導和調查性新聞聞名。
ProPublica是一家非營利的調查新聞機構,成立於2007年,專注於公共利益新聞報導,特別是那些揭露權力濫用和促進改革的調查報導。自成立以來,ProPublica已獲得多項普立茲獎,展現了非營利媒體模式在當代新聞業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密爾斯回憶:「接著聽到一聲爆響,我繼續按快門,然後看到川普伸手摸耳朵後發現手上有血。」他表示,「我心想,天啊,他被射傷了。」他坦言,直到事後檢視照片,才意識到自己竟然捕捉到子彈穿越空中的一刻,讓他大感意外。
普立茲獎的評審對密爾斯拍攝的整組作品給予高度評價,特別指出「其中一張捕捉到川普演講時,子彈飛過空中的瞬間」。
除了突發新聞攝影獎,《紐約時報》還憑報導蘇丹內戰奪得國際報導獎,在關於美軍撤離阿富汗的深度追蹤報導中獲得解釋性報導獎,並與《巴爾的摩旗幟報》合作的芬太尼危機報導共同榮獲地方報導獎。
《華盛頓郵報》此次也獲得兩項殊榮,除以川普遇刺事件摘下突發新聞獎外,還以描繪權貴與政治人物的插圖作品,拿下插畫報導與評論獎。
《路透社》因追查芬太尼議題榮獲調查報導獎,《華爾街日報》則以揭露馬斯克全球影響力的專題報導,拿下國家報導獎。
長年關注公共利益的非營利調查機構ProPublica,則連續第二年奪得備受推崇的普立茲公共服務獎。此次獲獎題材聚焦於因墮胎相關法規過於嚴苛,導致醫師延誤緊急手術,最終釀成多名孕婦不幸喪命的悲劇。
普立茲獎自1917年設立以來,旨在表彰美國新聞、文學及音樂領域對公眾福祉有卓越貢獻之人士與作品。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