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起在台南舉辦的台灣國際蘭展已成為吸引大量遊客的重要盛事,每年約有30萬人次參觀,不僅為蘭花園區帶來人潮,也讓鄰近景點受益,地方民眾期待蘭花產業及園區轉型發展能持續扮演活絡地方經濟的火車頭角色。
台灣國際蘭展配合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啟用而創辦,除了因COVID-19疫情曾停辦2年外,每年3月在台南後壁區舉行的展覽已成為國際蘭花業者的重要盛會,數十萬株蘭花打造的壯觀展場也成為吸引遊客的亮點。
後壁商圈理事長吳翊榛表示,蘭展的魅力帶動許多外地遊客順道參觀園區附近景點,若能增加遊客在後壁的停留時間,將對地方觀光產業及特色商圈發展有極大助益。去年起配合區公所推出針對蘭展遊客設計的旅遊路線,使菁寮老街、後壁火車站、烏樹林休閒園區及小南海等景點的遊客人數明顯增加。
菁寮老街因台劇「俗女養成記」取景而聲名大噪,加上在地創業青年活化閒置老屋打造「俗女村」,為老街創造新話題。蘭展遊客的加持,更讓更多人了解後壁的人文風情。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指出,蘭花園區附近還有關子嶺泥漿溫泉、東山區175咖啡公路等知名景點,市府已推出台南山區2至3天小旅行建議路線,豐富遊客的旅遊體驗。
國民黨台南市議員蔡育輝表示,隨著台灣國際蘭展口碑與知名度提升,遊客人數創新高,但也出現展場空間及停車場不足等問題。他期待未來能妥善規劃展覽場館及大型停車場,以助發展區域觀光產業。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指出,總經費近新台幣100億元的花卉產業創新園區,將涵蓋既有蘭花園區175公頃及新增擴區120公頃的二代園區,包含溫室用地、廠房、綜合研究管理中心等設施,不僅是地方建設,更是國家農業轉型的重要基地。她強調,花卉產業是台灣農業外銷的重要指標,園區轉型將是花卉產業邁向科技化、國際化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