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IMO減碳措施2028年生效 船舶營運成本將大幅提升 散裝船業者面臨更大壓力

2025-04-15 07:25  撰稿 / AI

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第83屆會議日前通過航運業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將於2028年1月1日正式生效。歐美驗船機構駐台高階人士表示,此措施實施時程較預期提前,船公司將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面臨高額的IMO淨零基金繳納壓力,並需考慮採用新燃料、生質燃料或進行船舶汰換與改裝。

根據驗船中心提供的會議結論,自2028年起,國際航線總噸位5000以上船舶必須符合IMO所定的年度燃料溫室氣體強度(GFI)目標值。若超過「直接合規年度GFI目標值」將落入Tier1區間,需按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100美元的費率繳納費用至IMO淨零基金。若再超出「基本年度GFI目標值」落入Tier2區間,費率將高達380美元/tCO2eq。

驗船中心試算,一艘99,990載重噸的散裝船,年度使用重油5300公噸,2028年需繳納費用約51.88萬美元。海岬型船在經濟航速下,每年用油1萬噸,約需繳交1百萬美元淨零基金。而1.4萬箱貨櫃船每年用油1.98萬噸,估計需繳交近200萬美元。即使使用液化天然氣(LNG)作為燃料的新燃料船,預估在2029年後仍可能落入Tier1,2033年後面臨落入Tier2的風險。

業界專家指出,船公司也可考慮改用生質燃油,但目前生質燃油與低硫油每噸價差約235美元,對於99,990載重噸的散裝船而言,一年將多花124.55萬美元。在減排措施生效初期,繳交淨零基金可能較為划算,同時利用這段時間規劃建造新燃料船或進行設備改裝。

大型貨櫃船公司已要求驗船機構儘速提出分析報告,以評估未來增加的運營成本。相較之下,散裝船運業者因疫情以來獲利遠不如貨櫃船業者,且較少建造新燃料船,雖然用油量低於貨櫃船,但對營運成本大增的承受能力估計遠不如貨櫃船公司。

隨著成本增加,船公司勢必會設法轉嫁這些額外支出,未來可能進入高運費時代。然而,船公司的利潤是否因此被稀釋,或能完全轉嫁成本,業界認為最終仍將由市場供需決定。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資深玉女歌手方文琳擔任江蕙演唱會工作人員 罹癌後姐妹情深感人

資深玉女歌手方文琳於17日現身高雄巨蛋,以「神秘工作人員」身

2025-07-19 07:30

花蓮人妻深夜抓包丈夫與女性友人 法院認定「正當防衛」判女方無罪

花蓮一名人妻小玲(化名)去年12月4日凌晨3時左右,發現丈夫

2025-07-19 07:25

女兒為照顧病母賣股票遭手足控告 法院認定無罪

一名女子小花(化名)負責照顧住在安養院的母親,並經母親授權管

2025-07-19 07:20

台師大女足球員不堪抽血實驗壓力休學 與父親心結未解便離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女子足球隊爆發教練周台英以學分為要脅,強迫球

2025-07-19 07:15

油價微跌 市場評估歐盟新制裁對俄能源出口的影響

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與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於18日雙雙下

2025-07-19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