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中國新型登陸艦設計缺陷引質疑 法國專家:展示武力但防護不足

2025-03-25 08:36  撰稿 / AI

中國近期建造的新型登陸駁船引發國際關注,德國《明鏡周刊》報導引述法國軍事專家分析,這些疑似為攻台設計的船隻防護能力嚴重不足,在實戰中極易成為優先攻擊目標。專家認為,這些駁船影像在中國社群媒體廣泛流傳,顯示北京可能刻意展示軍事實力,向外界釋放武力訊號。

軍事網站「海軍新聞」今年1月首先披露中國在廣州建造多艘用於兩棲登陸行動的新型駁船。軍事觀察家沙頓指出,這些船隻很可能與解放軍未來攻台計畫相關。《明鏡周刊》進一步報導,這些駁船設計令人聯想起二戰盟軍諾曼第登陸時使用的移動港口,但與當時用於補給不同,中國新型駁船的設計目的似乎是發動而非結束戰爭。

根據流出的照片分析,這類駁船配備類似懸索橋、長超過120公尺的登陸橋,能承載坦克等重型戰車,並突破地形限制,為解放軍在台灣沿岸擴展登陸選項。巴黎天主教大學地緣政治專家布朗丁表示,北京借鑒「移動港口」概念,增加軍事部署的彈性與選擇。

然而,布朗丁強調,從曝光影像看,這些駁船幾乎沒有自我防禦能力,難以抵禦無人機、水雷或反艦飛彈等威脅。實戰中必須依賴護衛艦、掃雷艦及防空系統協同作戰,否則難以完成登陸任務。他認為相關畫面在中國網路流傳,顯示北京可能刻意展示軍力進展,「對中國而言,這是對外展示軍事實力的一種方式。」

《明鏡周刊》發現中國社媒平台微博上有近百萬人追蹤的帳號發布「準備登島中……」的駁船影像,不僅未被刪除,還吸引許多留言,有網友甚至詢問「建個幾千艘能不能直接架到台灣」。

報導指出,儘管中國在艦艇數量上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但在品質與技術層面仍有差距。即使面臨經濟放緩,北京仍持續擴張軍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近期通過決議,將國防預算維持7.2%的年增幅,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並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稱,將「堅定推進國家統一進程」。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林昱珉3A賽事先發5.2局僅失1責失分 本季首度吞敗

亞利桑那響尾蛇隊3A投手林昱珉今日先發出戰奧克蘭運動家3

2025-05-09 14:05

屏東端午慶典活動:佳冬立瓜祈福與屏東市陸上龍舟競賽熱烈招募中

隨著端午節腳步臨近,屏東縣各地特色慶祝活動報名陸續展開。

2025-05-09 14:00

七旬阿嬤肌肉萎縮仍堅持白沙屯媽祖進香 彎腰推輪椅完成信仰之約

白沙屯拱天宮媽祖的十天九夜徒步進香活動中,一位70歲阿嬤

2025-05-09 13:25

父親為女童在UNIQLO便意事件道歉:澄清孩子有穿尿布且未實際排便

一名父親近日在社群媒體上發布關於2歲10個月大女兒在UN

2025-05-09 13:20

美國迎來首位本土教宗 全國信徒歡慶期盼教會新氣象

(中央社紐約8日綜合外電報導)良十四世(Pope Leo

2025-05-09 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