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男女感染比懸殊!梅毒5:1、淋病9成是男! 專家警告:這行為恐讓你反覆中鏢

2025-03-07 17:35  作者 / 李蘭妮

高美泌尿科診所院長李瀛輝表示,梅毒與淋病雖然可透過抗生素治療,但若未能及早發現與治療,不僅影響個人生殖健康,甚至可能傳染給伴侶或胎兒,導致嚴重併發症(圖/示意圖)高美泌尿科診所院長李瀛輝表示,梅毒與淋病雖然可透過抗生素治療,但若未能及早發現與治療,不僅影響個人生殖健康,甚至可能傳染給伴侶或胎兒,導致嚴重併發症(圖/示意圖)

根據疾病管制署(CDC)最新監測資料,2024年梅毒確診9,738例、淋病7,605例,雖然較2023年分別下降2%與8%,但「不安全性行為」仍是主要傳播途徑。數據顯示,淋病感染者以男性為主,占比超過九成,而梅毒的男女比則為5:1。疾管署分析,由於女性感染後症狀較不明顯或無症狀,導致就醫篩檢意願低,進一步提高疾病傳播風險。

高美泌尿科診所院長李瀛輝指出,梅毒與淋病雖可治癒,但若未及時治療,不僅影響生殖健康,還可能傳染給伴侶或胎兒,導致嚴重併發症。許多患者因症狀輕微或未察覺感染,導致「乒乓感染」,即伴侶間反覆傳染,使疾病難以根除。他強調,若發現自己或性伴侶有感染風險,應立即篩檢,以免病情惡化或擴散。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目前淋病治療仍以抗生素為主,但研究顯示,淋病病菌對青黴素的抗藥性已達5至8成,青黴素已非首選藥物。現行建議使用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肌肉注射,治癒率可達70%以上,部分患者可選擇口服第二代頭孢菌素或恩菎類抗生素,但因部分藥物已出現抗藥性,應由專業醫師評估適合的治療方案,以確保療效。

李瀛輝院長提醒,預防性病的關鍵在於避免高風險行為、落實安全性行為與加強日常防護。他建議,應保持單一性伴侶,避免與固定伴侶以外的人發生性行為;若性伴侶有疑似症狀,應立即停止性行為並共同就醫。此外,正確使用保險套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並搭配水性潤滑液減少摩擦導致的微小傷口。在日常生活中,性行為後應以溫水漱口並清潔私密部位,多喝水促進排尿,降低細菌殘留與泌尿道感染風險。

疾管署提醒,性病雖可透過抗生素治癒,但感染後無法產生終身免疫,若持續發生不安全性行為,仍有再次感染風險。因此,提高性健康意識、定期篩檢與安全性行為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此外,為降低M痘(猴痘)傳播風險,疾管署已提供18歲以上高風險族群免費接種M痘疫苗,完整接種兩劑後可達90%保護力。M痘主要透過親密接觸傳染,建議高風險族群至疾管署或特約醫療院所接種疫苗,以保護自身與伴侶健康。

▲疾管署提醒民眾,雖然梅毒與淋病可以透過抗生素治癒,但感染後無法產生終身免疫,只要有不安全性行為,就可能再次感染。(圖/示意圖)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健康快報

【健康大錢線】台灣洗腎人口世界第一 江守山揭「洗腎王國」真相:吃藥太多、水喝太少才是關鍵!

台灣長年被冠上「洗腎王國」惡名,至今仍有超過9萬人仰賴洗腎維

2025-04-21 10:59

健康快報

首屆「護心獎」頒發 鼓勵護理師創新實踐 提升心肌梗塞照護品質

為表彰臨床端在心肌梗塞照護領域的卓越貢獻,台灣心肌梗塞學

2025-04-15 12:37

健康快報

2025國際心肌梗塞學術研討會-戒菸論壇 跨域交流 推廣戒菸服務效益

戒菸是預防慢性病及癌症的有效策略。台灣自2002年起

2025-04-13 22:47

名醫說醫

帕金森病患者必看!避免跌倒、便秘與憂鬱的日常管理術

帕金森病不僅僅是藥物治療的挑戰,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細節管理同樣

2025-04-13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