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男女感染比懸殊!梅毒5:1、淋病9成是男! 專家警告:這行為恐讓你反覆中鏢

2025-03-07 17:35  作者 / 李蘭妮

高美泌尿科診所院長李瀛輝表示,梅毒與淋病雖然可透過抗生素治療,但若未能及早發現與治療,不僅影響個人生殖健康,甚至可能傳染給伴侶或胎兒,導致嚴重併發症(圖/示意圖)高美泌尿科診所院長李瀛輝表示,梅毒與淋病雖然可透過抗生素治療,但若未能及早發現與治療,不僅影響個人生殖健康,甚至可能傳染給伴侶或胎兒,導致嚴重併發症(圖/示意圖)

根據疾病管制署(CDC)最新監測資料,2024年梅毒確診9,738例、淋病7,605例,雖然較2023年分別下降2%與8%,但「不安全性行為」仍是主要傳播途徑。數據顯示,淋病感染者以男性為主,占比超過九成,而梅毒的男女比則為5:1。疾管署分析,由於女性感染後症狀較不明顯或無症狀,導致就醫篩檢意願低,進一步提高疾病傳播風險。

高美泌尿科診所院長李瀛輝指出,梅毒與淋病雖可治癒,但若未及時治療,不僅影響生殖健康,還可能傳染給伴侶或胎兒,導致嚴重併發症。許多患者因症狀輕微或未察覺感染,導致「乒乓感染」,即伴侶間反覆傳染,使疾病難以根除。他強調,若發現自己或性伴侶有感染風險,應立即篩檢,以免病情惡化或擴散。

目前淋病治療仍以抗生素為主,但研究顯示,淋病病菌對青黴素的抗藥性已達5至8成,青黴素已非首選藥物。現行建議使用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肌肉注射,治癒率可達70%以上,部分患者可選擇口服第二代頭孢菌素或恩菎類抗生素,但因部分藥物已出現抗藥性,應由專業醫師評估適合的治療方案,以確保療效。

李瀛輝院長提醒,預防性病的關鍵在於避免高風險行為、落實安全性行為與加強日常防護。他建議,應保持單一性伴侶,避免與固定伴侶以外的人發生性行為;若性伴侶有疑似症狀,應立即停止性行為並共同就醫。此外,正確使用保險套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並搭配水性潤滑液減少摩擦導致的微小傷口。在日常生活中,性行為後應以溫水漱口並清潔私密部位,多喝水促進排尿,降低細菌殘留與泌尿道感染風險。

疾管署提醒,性病雖可透過抗生素治癒,但感染後無法產生終身免疫,若持續發生不安全性行為,仍有再次感染風險。因此,提高性健康意識、定期篩檢與安全性行為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此外,為降低M痘(猴痘)傳播風險,疾管署已提供18歲以上高風險族群免費接種M痘疫苗,完整接種兩劑後可達90%保護力。M痘主要透過親密接觸傳染,建議高風險族群至疾管署或特約醫療院所接種疫苗,以保護自身與伴侶健康。

▲疾管署提醒民眾,雖然梅毒與淋病可以透過抗生素治癒,但感染後無法產生終身免疫,只要有不安全性行為,就可能再次感染。(圖/示意圖)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名醫說醫

性病不只傳染給下體!梅毒、淋病如何影響你的咽喉?

隨著性行為觀念的開放,性傳染病(STD)仍對社會健康構成隱性

2025-06-26 16:11

健康快報

專業遭踐踏、民眾被犧牲! 藥師公會全聯會直奔監察院怒控衛福部違法護航 違法解釋令放行無證販藥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日(19日)正式向監察院提出陳情,強烈指

2025-06-19 15:27

健康快報

【健康大錢線】劉瑞玲教授揭白內障真相:不是老年病!年輕人也需提高警覺

許多人認為白內障是老年人才會出現的眼疾,但新光醫院眼科教

2025-06-19 10:20

健康快報

45萬人視力悄悄被偷走!醫警告:青光眼晚期才發現恐已失明

台灣約有45萬人被診斷罹患青光眼,然而實際患者人數恐遠高於此

2025-06-13 12:25

名醫說醫

驚!百歲阿公也割包皮!醫師揭真相:不是小孩專利

許多民眾誤以為「割包皮」只是小男孩的專利,事實上,這是一個橫

2025-06-11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