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宜蘭傳藝園區重現百桌街普盛況 十二尺大士爺守護中元祭典

農曆七月中元祭期間,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盛大重現傳統街普文化,沿著文昌街道擺設近百尺長、超過百桌的祭品桌,場面壯觀。園區特別打造一尊高達12尺的大士爺糊紙神像坐鎮現場,維持祭典秩序,避免孤魂野鬼趁機作亂。

這尊大士爺由三塊厝祖傳糊紙及傳神文創紙藝坊的工藝師精心製作,每年僅在中元節期間現身一次。園區還懸掛「普度公燈」,不僅為孤魂照路,也有為村民夜歸壯膽之意,展現人們的體貼心意。活動期間,園區所有櫃位店家及工作人員都會參與開香祭拜,遊客除了能感受街普文化的盛大場面,也能一同祈求消災解厄、平安順利。

宜蘭傳藝普度桌上的各項祭品皆富含傳統意涵。白飯是好兄弟的基本口糧,空心菜湯則象徵「有誠無心」,表示誠心準備但無意留客;盥洗梳妝用品供好兄弟整理儀容;薑和鹽代表山珍海味;糕點祈求步步高升、財運亨通;裂開的必桃希望孤魂早日離苦;甘露水為宜蘭特有祭品,用來滋潤孤魂。

其他祭品如龍眼,其枝條可當扁擔、殼可當包袱,讓好兄弟能把供品帶走;芋頭在台語中諧音「好頭路」,期待未來發展順利;甘蔗象徵節節高升,也提醒要「斬節」不可貪求;特別準備的麻油雞酒則是給因產難離世的女性,展現細膩的關懷。透過這些精心準備的祭品,遊客能深入了解台灣傳統中元文化中的巧思與祝福。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