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的李香蘭,一位在抗日戰爭時期聲名顯赫的歌姬與演員,她的真實身份與複雜經歷至今仍是一段引人深思的歷史。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出生於中國遼寧省(當時稱奉天省)的一個日本家庭。她的父親山口文雄在滿鐵會社的撫順煤礦工作。1933年,年僅13歲的她被父親的結義兄弟李際春收為義女,取名李香蘭,從此開始了她的雙重身份生涯。
得益於在中國的成長環境,李香蘭能說流利的漢語,並在俄羅斯聲樂家波德列索夫夫人的指導下學習聲樂。1937年,她加入「滿洲映畫協會」,迅速成為滿洲國的首席女星,在多部電影中扮演崇拜日本軍隊的中國女子,無形中成為日本文化侵略的工具。
1941年和1943年,李香蘭兩度來台演出,造成轟動。她在台灣拍攝的電影《莎韻之鐘》及其同名主題曲至今仍為人所知。1942年,她前往上海發展,主演電影《萬世流芳》大獲成功,同時灌錄了《夜來香》、《何日君再來》等經典歌曲,與周璇、姚莉等中國一線歌手齊名。
抗戰勝利後,李香蘭因被誤認為中國人而被控漢奸罪。幸運的是,在朋友芭柳的幫助下,她提供了日本戶籍證明自己的真實國籍,最終獲釋並被遣返日本。回國後,她嫁給外交官大鷹弘,改名大鷹淑子,並曾短暫在好萊塢發展。
1974年,在田中角榮首相的邀請下,李香蘭代表自民黨參選日本參議院並成功當選,其後在1980年和1986年連任。她的傳奇人生曾被改編為1989年中日合作電視劇《別了,李香蘭!》,其主題曲後來被張學友翻唱為《李香蘭》(粵語)和《秋意濃》(國語),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