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台南「三館自行車道」串連文化地標 議員籲加強安全標示

台南市新規劃的「三館自行車道」已正式啟用,該路線串連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市立圖書館總館與奇美博物館三大文化地標,並與既有的「雙館自行車道」結合,形成全長58公里的環狀路線,讓騎士能在騎乘過程中體驗歷史、書香與藝術的多元文化風情,期望藉此提升城市觀光魅力與自行車旅遊環境。

然而,市議員朱正軒對此提出建言,指出目前僅有「紙上圈線」的規劃仍嫌不足,市府應同步加強硬體建設與安全配套措施。他特別提醒,三館路線經過中華路、中華東路一至三段等車流量大、速差懸殊的路段,自行車與汽機車混行風險較高,必須設置更清晰的標誌標線、路口號誌與穿越指引,以避免成為「高風險路段」。

朱正軒同時強調交通文化的重要性,呼籲用路人應養成「禮讓弱者」的習慣,汽機車禮讓行人、機車禮讓自行車、汽車禮讓機車,才能建構真正安全、友善的道路環境。

民眾林先生表示,市區部分路段因地幅受限,難以設置專用車道,加上導引牌有時設在中央分隔島,方向指示不夠清楚,外地遊客可能會感到困惑;他建議市府優化設計,讓指引更加明確。也有市民反映,目前台南自行車專用道不足,「三館線」多為機慢車共用車道,騎士仍需自行注意安全。

對此,南市交通局表示,相關導引牌面已建置完成,呼籲民眾善加利用,並提醒汽機車駕駛注意安全與禮讓,共同營造友善交通環境。值得一提的是,「三館線」沿途部分景點已設置公共自行車租借站點,方便民眾騎乘體驗。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