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美智庫報告:中國在台灣專屬經濟區設置鑽井平台 逼近東沙群島

美國詹姆士敦基金會近日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已在台灣主張的專屬經濟區內強行設置鑽井平台,最近的平台距離東沙群島限制水域僅約48公里。專家警告,若台灣對此保持沉默,可能導致中國「蠶食」主權行為常態化。

該報告題為「操縱遊戲:中國石油設施侵入台灣東沙島」,透過開源影像分析揭示,中國國營的「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在台灣專屬經濟區內擁有7座鑽井平台、3艘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及2座半潛式平台,全部位於靠近東沙群島的區域。東沙群島位於南海東北側,距台灣本島約444公里,島上設有台灣駐軍。

報告特別指出,自今年7月起,中海油將半潛式鑽井平台「南海二號」深入台灣專屬經濟區,距東沙限制水域僅約30英里;過去甚至有鑽井平台曾逼近至約0.7公里的距離。這些未經允許的鑽探活動被視為中國典型的「灰色地帶」行動,目的在於推進領土主張、逐步建立管轄權,同時避免引發公開衝突。

專家強調,中海油的設施多以鋼製導管架建造,容易改裝為商業或軍事用途。這些長期被忽視的結構不僅可在和平時期用於施壓,戰時更可能轉化為軍事資產,支援封鎖或侵略行動;若加裝感測器,還能強化中國的「殺傷鏈」能力。

詹姆士敦基金會警告,中國在台灣專屬經濟區成功設置鑽井平台,而在越南屢屢失敗,主要原因是越南持續進行抗議。報告建議,若能展現警覺並謹慎反制,雖無法終止所有挑釁,但至少能延緩甚至阻止北京擴張,避免局勢惡化至危險臨界點。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油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業者,在美國「財星」雜誌2025年全球500大企業中排名第65。2012年,時任中海油董事長王宜林曾公開表示,大規模深水鑽井平台是「我們移動的國土和戰略武器」,凸顯這些設施的戰略意義遠超出經濟層面。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