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法醫高大成針對宜蘭王姓婦人在家中火災身亡案件,歸納出十項重要調查要點,以協助釐清此案是意外死亡還是另有隱情。
宜蘭王姓婦人(63歲)命案引發諸多疑問。令人費解的是,她在案發前3天才在北宜公路墜谷幸運生還,卻在3天後命喪於燃燒面積僅3坪的自家農舍。更令人質疑的是,為何火警發生時她未能逃生?檢方已著手進行解剖調查,以確認死者體內是否存在藥物反應。
擁有40年法醫經驗、曾參與上萬具遺體相驗解剖的高大成,針對此案提出十項關鍵調查要點。首先,需確認「死亡點是否為起火點」。由於火調人員初步查明燃燒面積僅3坪,一般人應能輕易逃生,若死者未逃跑,可能表示她在火災發生時已處於昏迷或無法行動的狀態。
其次,需檢查「手部是否有嚴重燒傷」及「眼睫毛是否殘留」。高大成解釋,若死者自行縱火,火勢會從眼前噴發,通常會先燒掉睫毛或燒傷手部,這可能暗示輕生行為。同時,也需調查「體內是否含有安眠藥物」,以了解死者生前狀態。
高大成進一步指出,「血液CO濃度是否達5%以上」、「氣管、食道內是否有燒傷、煙霧或碳粒」以及「皮膚表面是否有燙傷水疤」,這些都是判斷死者是生前死亡還是死後遭遇火勢的重要指標。若血液中一氧化碳濃度超過5%,表示死者生前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反之則可能是死亡後才遭遇火災。食道內是否有煙霧或碳粒也遵循相同原理,但需考慮死者生前是否有吸煙習慣。皮膚上的燙傷水疤則是「生活反應」的表現,生前遇火會起水泡,死後則不會。
此外,「周邊是否有燃煤或助燃物」可揭示起火原因;「丈夫的燒傷程度,特別是眼睫毛是否有燒掉痕跡及手部燒傷程度」也是重要線索。高大成特別強調,「王婦與丈夫於案發3天前的墜谷事件」需要徹底調查。
回顧案情,王姓婦人於13日在北宜公路倒車時墜落80公尺深山谷,獲救時與擔任宜蘭員山醫院院長的呂姓丈夫(67歲)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