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香港衛生署警告:屈公病輸入風險增加,本地傳播隱憂浮現

香港衛生署署長林文健今日表示,香港目前累計9例屈公病確診個案,全部為輸入性病例,主要來源地為中國廣東省與孟加拉。隨著全球疫情擴散及香港暑假旅遊旺季,輸入風險將持續攀升,本地可能出現局部傳播,呼籲民眾加強防蚊措施。

林文健在電台節目中指出,屈公病(中港澳稱:基孔肯雅熱)已擴散至全球119個國家,感染人數超過24萬,死亡案例達90例。世界衛生組織評估今年為屈公病疫情高峰期。全球爆發主因是近年氣候異常,使原本生存於熱帶地區的白線斑蚊(屈公病主要媒介)擴散至溫帶地區,加上風雨季節促使蚊媒大量繁殖。

林文健強調,香港市民可能在旅遊期間感染並將病毒帶回本地,若被蚊子叮咬,便有機會引發本地傳播。他評估香港可能會出現局部傳播,但只要防控工作做得好,就能有效降低傳播風險。

根據中國國家疾控局資料,屈公病是由屈公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感染引起,經蚊子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症狀主要為發熱、關節痛及皮疹。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