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從盡己之能到用人之智:談卓越領導的進階之道

(圖/AI生成) (圖/AI生成)

韓非子云:「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用人之力,上君用人之智。」這句話比喻領導的三層境界:下等領導凡事親力親為,耗盡自身能量;中等領導善用人力,指揮部屬執行;上等領導則啟發部屬智慧,打造高效團隊,讓部屬的才智為決策與執行助力。

然而,領導境界的提升常受部屬能力與態度的限制。面對能力不足或消極的團隊,領導者初期或需事必躬親,因「自己做較快」且穩妥,但長此以往,易陷入疲於奔命的困境。卓越的領導需學會發掘部屬優點,訓練其能力,化「一個人走一大步」為「百人齊走一小步」,以團隊之力提升績效。

中等領導懂得分工與調度,卻可能被視為「壓榨員工」,故溝通與協調尤為關鍵。面對平行單位的本位主義,領導者需整合意見、化解衝突,方能凝聚團隊效率。

如何進階至「用人之智」的上等領導?真正卓越的領導者不僅追求團隊利益,更關照每位成員,視企業如大家庭,讓員工以身為其中一員為榮,願意追隨並全力奉獻。這樣的領導者能激發榮譽感、使命感與共同目標,使部屬自發貢獻才智。

領導力大師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強調同理心與信任,提出以下洞見:
一、領導非權威驅使,而是服務與照顧部屬:
成功領導不在於管人數量,而在於有多少人願意主動追隨。志同道合的團隊能量相乘,遠超單打獨鬥。
二、挑戰雖艱巨,卻是凝聚向心力的契機:
優秀領導者帶領部屬直面困難,當部屬說「累,但不怕累」「難,但不怕難」,挑戰便不再可怕,過程中的努力更增團結。
三、傾聽與接受建議是領導核心:若視他人意見為批評,便失去進步機會;若虛心接受,則得寶貴建議。領導者應協助部屬解決問題,而非僅丟出任務。
四、成功來自無私奉獻,而非自私追逐:
謙遜的領導者不居功,鼓勵部屬勇於建言,貢獻才智,讓團隊更強大。
五、追逐夢想而非權力,方能成就卓越:
與其勾心鬥角爭陞遷,不如專注創造價值。「共好」的領導者聚焦產品與服務,市場自會回報。

從「做給部屬看」到「帶著部屬做」,再到「讓部屬做得更好」,卓越領導不需是團隊中最聰明者,而是善於激勵與帶領者。他們讓部屬感到被重視,連家人也受關照,進而激發自發貢獻,與團隊共創願景。

📰延伸閱讀:《用行動學習打造「團隊腦」》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32643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