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善惡只在一念間,人生關鍵也只在當下

(圖/AI生成) (圖/AI生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些人遇上挫折時,怨天尤人、仇視社會,甚至走向極端。其實生活好壞的認定不在外界,而在那個「一念之間」。

若總認定自己命賤如草,是一塊陋石,那麼一生就只能活在低處。但若堅信自己蘊藏寶藏,是塊無價之玉,即便現階段未被發現,也不會輕易自棄。許多錯誤的選擇,正源於輕視自己;許多悲劇的起點,正是那一念間的否定與仇恨。

星雲法師說:每個人都是一塊田,同時也是自己的耕夫。若只知抱怨,任憑雜草叢生,心田只會越來越荒蕪;反之,若帶著希望耕耘,即便是一小塊地,也能開花結果、長出芬芳。

快樂與痛苦,也只在一念之間。並不是物質豐富就等於幸福,而是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決定了內心的明暗。有些人什麼都擁有,卻活得悲觀焦躁;也有人如東晉道安大師、禪者大梅法常,清苦簡樸,卻樂在其中。他們不求擁有更多,而是心中少欲知足,自得其樂。

覺與迷,也在一念之轉。佛與凡夫,差別不在本質,而在能否看清「這一念」的虛妄與真實。一念覺悟,是智者;一念迷失,是常人。走在修行的路上,不必一步登天,只需念念回觀,處處省察,已是進步。

更關鍵的是,善與惡,同樣起於一念之差。這念若偏向利己傷人,惡意便滋長;若轉為慈悲利他,即可止惡行善。一個轉念,也許就能阻止一場傷害,成就一個人的未來。

《大乘起信論》說:「一心開二門」,心可向真如門,也可墮入生滅門。這說明:若見自性,即得解脫;若隨妄念,就永遠輪迴。天堂與地獄,不在生後,而在當下這一念心裡。

人生在世,說長也短。真正能掌握的,不是未來,也不是過去,而是當下這一念:是善,是惡;是光,是暗;是退,是進。無數個「一念之間」,組成了我們的一生,決定了我們走向何處。選擇哪個方向,也許只差一個轉念。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王菲唱誦》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