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阪「We TAIWAN 臺灣文化 in 大阪・關西世博」的「島嶼聲譜」展區中,一對身著童子服飾的造像「電氣採藥煉丹雙童」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欣賞。這件作品是藝術家李育昇「天、地、人」神系中代表「地」的作品,以神農大帝座前採藥煉丹的聖童為原型,融入台灣原生種植物意象,象徵著對土地與生態的守護。
李育昇在接受專訪時表示:「雙童代表的是土地的守護,也是對生物多樣性與醫藥知識的敬意。」雙童冠盔兩側鑲嵌的金花紋草是台灣萍蓬草,也就是台語歌〈孤戀花〉中的「水蓮花」。這種浮水植物雖不起眼,卻能在濁水中綻放潔白花朵,「像極了台灣人,即使在國際場合被拒絕以台灣之名,也能在任何可能的角落開花,飽實滿穗。」
作品中還融入了多種台灣特有植物元素,包括2020年才被證實為特有種的「龍潭荇菜」、桃園楊梅地名起源的「銳葉楊梅」,以及被科學證明為南島語族文化起源指標的「台灣構樹」。李育昇強調,構樹DNA可追溯至台灣,是南島族群文化的重要證據,「台灣人真的要為自己的文化有自信,不要妄自菲薄、低估自己。」
在李育昇的創作理念中,「特有種」與「原生種」不僅是生態學名詞,更是文化隱喻,代表台灣這塊土地獨一無二的存在。他指出:「這些物種在台灣以外看不到,護生的行為就像延續台灣意識的永續概念,息息相關。」
此外,雙童的設計也反映了土地安全與糧食自給率的深層議題。李育昇提醒,土地永續安全才能育成與台灣人生活、文化密切相關的物種;反之,土地危機將威脅文化根基。他以日本近期白米稀缺為例,警示台灣同樣需要正視糧食與能源安全,「不只是護生,更是護國。」
在展場中,這對「電氣採藥煉丹雙童」安靜而堅定地站立,如同守護台灣土地的童子,也像是為台灣祈願的綠色先鋒。「島嶼聲譜」展覽於8月2日至8月20日在大阪VS.展出。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