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科學家與醫師團隊在聯合國全球塑膠公約會議前發出警告,指出塑膠污染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日益惡化且被低估的危險」。由27位公衛專家組成的團隊在《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發表報告,強調塑膠在其整個生命週期以及人類生命的各個階段都會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嬰幼兒最為脆弱。
研究主筆、美國波士頓學院「全球健康觀察站」主任菲利普·蘭德雷根表示:「與氣候變遷和空氣污染相比,塑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長期未受到充分關注,但現在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問題的嚴重性。」
來自170個國家的代表將在瑞士日內瓦集會,嘗試達成全球塑膠公約。去年12月在韓國釜山的第5輪談判因產油國強烈反對限制原生塑膠生產的提案而破局。蘭德雷根呼籲各國外交代表建立「有意義且有效的國際合作機制」來應對這一全球危機。
專家指出,塑膠對健康的影響範圍廣泛,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呼吸系統疾病,還會增加感染風險。根據報告引用的研究,僅塑膠中廣泛使用的三種化學物質所造成的健康問題,每年就使全球38個國家損失高達1.5兆美元。其中,雙酚A(BPA)與全球23.7萬起缺血性心臟病死亡案例和19.4萬中風死亡案例相關。
儘管如此,研究團隊並非主張全面淘汰塑膠。蘭德雷根表示:「塑膠在現代社會中仍有許多不可或缺的用途,但我們需要將這些用途與一次性塑膠這類無謂用途區分開來,後者占了全球塑膠生產的40%。」
對於日內瓦談判,蘭德雷根持保留態度,但強調「我們仍有義務繼續推進這項協議」。雖然限制原生塑膠生產的提案難以獲得俄羅斯、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支持,但有關逐步淘汰有害產品與化學物質的提案則獲得較多國家支持,包括積極推動談判進程的巴西。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