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歐盟近日達成貿易協議,將歐盟輸美產品關稅設定為15%,遠低於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威脅的50%與30%稅率。在法國經營工具機代理業務35年的台商蔡國泰向中央社表示,雖然這一結果不盡理想,但政策的明確性已為市場帶來穩定,讓產業界鬆了一口氣,許多暫停的計畫與合約現已重新啟動。
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蔡國泰自1970年代留學法國至今,其公司Victor France自1990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代理台中精機的工具機業務。他在接受視訊採訪時指出,過去一段時間的不確定性嚴重影響了商業活動,法國產業界普遍感到不安。「雖然法國總理白胡稱這是法國的陰暗日子,但整體而言,這個結果是可以接受的。至少現在情況明朗,大家可以有計劃地行動,市場恢復了可預期性。」
蔡國泰觀察到,關稅決定一經公布,法國產業立即活躍起來。即使在法國人傳統度假的8月,產業界仍異常忙碌,許多先前擱置的案件和合約現在都在重新評估和商談中。「對法國整體而言,這是個積極的發展。」儘管協議的細節仍在談判中,但市場不確定性的消除已讓產業界停止觀望,許多項目陸續重啟。
對於從台灣進口至歐洲銷售的台商,這項關稅決定的直接影響有限,因為法國對台灣工具機的低關稅政策保持不變。然而,間接影響仍然存在。蔡國泰解釋,若台灣產品銷往美國面臨20%稅率,台灣企業可能會轉向歐洲市場,同時韓國和日本企業也可能增加對歐洲的出口,加劇市場競爭。
面對潛在的競爭加劇,歐洲台商的應對策略包括專注於高階產品以提高利潤,並加強技術服務。「我們不會在價格上競爭,而是致力於提高品質、增強機器功能性並改善服務。」蔡國泰分析,15%關稅對不同產業的影響各異,汽車製造業可能受到較大衝擊,而化妝品和奢侈品等高利潤行業則較易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展望未來,蔡國泰對歐洲前景持樂觀態度。他認為歐洲在科技、航空、交通、教育和研發等領域實力雄厚。「在歐美角力中,美國雖然強大,但在國際社會中也需要不斷妥協。」他相信歐洲在這些衝突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