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中台灣罷免團體聯合造勢 賴中強闡述罷免運動對民主四大貢獻

中台灣5個罷免團體與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於8月2日在台中市潭水亭舉行市集與「捍衛台灣、深耕民主、中台灣接棒」造勢活動。經民連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在活動中強調,2025年的公民罷免運動將在四個面向深化台灣民主:填補政黨缺位、改變選舉文化、重建台派基層組織,以及重塑政治溝通方式。

賴中強指出,罷免運動首先填補了政黨缺位。由於台灣政黨體系不健全,國會缺乏效忠台灣民主共同體的反對黨,加上民眾對藍綠對決感到厭倦,積極公民的行動成為填補這一缺位的重要力量。雖然726罷免投票結果不如預期,但公民行動將持續推進823罷免投票,並延伸至2026與2028的落選運動。

其次,罷免運動改變了選舉文化。人民將更加重視對立委的問責,認真檢視候選人的政見與立法院表決、提案連署紀錄。經民連在各地舉行的濫權立委究責會,以及罷團志工深入鄰里的連署徵求與街頭宣講,這些持續的公民行動將使選舉勝負不再僅由地方派系利益與人情動員決定。

第三,青鳥公民運動與罷免運動正在重建台灣民主派的基層組織。從726罷免投票的政黨動員來看,國民黨結合地方派系展現了強大的基層動員實力,而民進黨因廢除鄉鎮區黨部等因素,已失去黨的基層動員系統。賴中強認為,青鳥公民運動與罷免運動連結的130萬人,將能在基層與國民黨組織及中共代理人的影響力相抗衡。

最後,具有親身與不同政治立場民眾對話經驗的罷團志工,將在檢討反省中重塑台灣的政治溝通文化,改變社群媒體上不同立場者極化無法溝通的現象。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