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烏克蘭國會全票通過反貪腐修正案 回應民間抗議聲浪

烏克蘭國會於31日以331票贊成、全票無異議通過總統澤倫斯基提交的反貪腐法修正案,澤倫斯基隨即簽署生效。這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首次因全國多地示威抗議而促成的法案修訂。

根據新修正案,肅貪專責檢察署(SAPO)將保持獨立指揮國家肅貪局(NABU)調查工作的權力,並排除總檢察長的干預,取消先前引發爭議的總統任命檢察總長督導兩機構的條文。新法案同時增列規定,要求國家安全情報局在法案生效後6個月內,對肅貪專責檢察署、國家肅貪局及其他接觸國家機密的機構人員進行背景審查,確保無俄羅斯間諜滲透,這些人員未來每兩年還須接受一次測謊測試。

澤倫斯基在社群媒體表示:「國家聆聽市民聲音,這是非常重要的。無可疑問,烏克蘭是個民主國家。」此次表決透過視訊直播,為戰時首例,顯示國會對此法案的社會關注度有充分認識。值得注意的是,澤倫斯基所屬「人民公僕黨」部分議員此前曾支持具爭議的舊版法案,但此次多數轉而支持修正案。

反貪腐倡議者兼議員尤奇申表示,此次表決是恢復民眾對政府信任的第一步,但真正重建信任仍需透過選舉,而在戒嚴令下無法舉行選舉,政府應在反貪腐、新聞自由及保障公民社會方面持續努力。他強調:「我們要團結對抗俄羅斯,但若政府堅持閉門造車,而非捍衛公眾權益,社會與政府只會失去互信。」

據「烏克蘭真理報」引述歐盟消息人士指出,若爭議法案未被撤回,歐盟可能暫緩在G7框架下對烏克蘭提供的約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000億元)援助。烏克蘭國會先前於22日通過的修法曾授權總統任命的檢察總長可介入原應獨立運作的反貪機構,引發批評聲浪,認為此舉削弱反貪機構獨立性,不利烏克蘭推動法治改革,並可能影響其加入歐盟及獲取西方援助的進程。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