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乳癌術後16年「閃腰」揭骨轉移復發 醫師警示3大高風險因素

早期發現乳癌並不代表完全康復!一名72歲前安養機構女性照護員,在51歲時被診斷為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經手術切除並持續追蹤長達16年後,某日因「閃到腰」就醫檢查,竟發現是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造成骨轉移復發。

這位張姓女士在完成手術與藥物治療後規律追蹤多年,隨著家庭照顧壓力增加,突然出現腰痛症狀。經檢查發現「骨頭被癌細胞侵蝕」,確診為乳癌骨轉移,目前仍持續接受治療與追蹤。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高醫副院長陳芳銘指出,「追蹤5年就過關」已是過時觀念。根據衛福部統計,乳癌連續20年蟬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每年約有1.5萬名新確診患者,其中荷爾蒙陽性乳癌佔6至7成。國際研究證實,荷爾蒙陽性乳癌具長期復發風險特性,超過半數個案在5年後才出現復發。

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理事長、高醫乳房外科教授侯明鋒表示,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復發時,常以「遠端轉移」為主。長達20年的研究顯示,第2期患者在術後20年內,每3人就有1人出現復發或轉移;第3期更高達每2人就有1人復發。即使確診時未見淋巴轉移者,每5人仍有1人復發。

陳芳銘強調,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患者若符合以下任一高風險條件:腫瘤直徑超過2公分、年齡低於40歲、細胞分裂指數達20%以上,即屬高復發風險族群。這類患者即使病情穩定,也應定期回診、依醫囑適度增加治療藥物,嚴密監控以防止復發。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