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官方今日發布關於餘杭區自來水異味事件的調查通報,堅稱水中臭味是由藻類分解產生的硫醚類物質所致,而非民眾懷疑的糞水滲入。通報指出,這次供水「嗅味異常」是氣候、環境及水動力條件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根據官方調查,7月初以來杭州持續高溫,導致仁和水廠取水口上游藻類快速繁殖。隨著降雨,部分藻類及其產生的硫醚類物質在16日凌晨流入取水口,引發自來水異味。檢測結果顯示,除「臭和味」指標異常外,未檢出大腸菌種,且在切換水源後,當天下午水質指標已恢復正常。
對於民眾反映的自來水發黃、發渾現象,通報解釋是因應急措施導致供水方向和流速變化,沖刷管壁使銹層脫落所致。目前受影響的49個村(社區)已完成管道及水箱清洗工作。
通報承認當地在公共飲用水安全管理和突發事件應對方面存在明顯缺失,包括監測預警不足、應急預案不完備、訊息發布滯後等問題。杭州市已對7名領導幹部進行問責,其中餘杭環保科技公司總經理被撤職,其餘6人受到黨內警告或誡勉處理。
杭州市委、市政府對此事給民眾帶來的影響表示歉意,承諾將全面排查問題,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健全供水全流程管控機制,確保居民飲用水安全。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