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衛福部承諾研議延長發炎性腸道疾病藥物給付期限

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等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影響青壯年族群,近日有病友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建議放寬相關藥物健保給付限制,獲得超過5000人附議。衛福部長邱泰源23日回應,將盡快研議此案,以提供患者更完善的照顧。

此提案主張健保署應修訂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的藥物給付制度,建議將目前僅有1年的給付期限延長,比照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的2年以上標準,並推動跨科別整合照護模式,以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根據病友團體調查,84%的患者在停藥後會再度出現腹痛、血便等症狀;76%因此產生憂鬱與焦慮;64%表示疾病影響學業與工作表現。超過80%的病友希望能延長療程,61.2%則期望取消停藥3個月才能再申請的限制。

台灣腸治久安協會與台灣腸保健康協會聯合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會導致患者腸道狹窄、穿孔、阻塞等嚴重併發症。現行健保規定使用生物製劑1年後必須停藥,即使療效良好也被迫中斷治療。若需再次申請,患者必須等待疾病復發並經過3個月觀察期,有些病友甚至需等待近半年,使患者陷入反覆復發的惡性循環,不僅增加身心壓力,也造成健保資源浪費。

邱泰源部長在衛福部部慶活動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儘快針對此提案進行研議,希望能讓更多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獲得更完善的醫療照顧。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