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全球最高陸蟹密度的屏東後灣海岸,從曾經面臨的開發危機到如今成為台灣首個由民間倡議、透過「以地易地」方式成功保育的典範,這段近20年的環境保護歷程已集結成《屏東陸蟹,蟹謝您!!》專書,並於7月18日在屏菸1936文化基地舉行發表會。
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她在就任縣長前便曾親訪後灣陸蟹棲地,對這些為生存而奮力穿越道路的小生物留下深刻印象。從後灣的制度創新,到縣府團隊與公路總局、墾管處合作打造全台第一座連續型陸蟹生態廊道,這條保育之路雖然艱辛,但證明了「環境保護與地方發展可以並行,這不僅是屏東人的驕傲,更是台灣永續發展的實踐典範」。
新書發表會匯集了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秘書長何宗勳、車城鄉長陳政雄、後灣村長王慶三,以及環保界代表洪輝祥等保育人士、學者與在地業者,共同見證這段保育歷程的正式記錄。
縣府介紹,新書收錄了29種陸蟹圖鑑,並結合故事與教案,適合家庭親子及學校師生認識陸蟹生態,是兼具環境教育與旅遊價值的重要出版品。屏東環保聯盟也同步推出四場兩天一夜的生態遊程,住宿與飲食由後灣社區與民宿承辦,參與者將獲贈《屏東陸蟹,蟹謝您!!》一書,透過親身走訪書中風景,體驗保育與在地生活的共融之美,傳承這段「蟹謝有你」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