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美國反共浪潮席捲好萊塢,掀起了電影史上最著名的政治迫害事件之一——「好萊塢十君子案」。這場風暴始於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HUAC)對電影產業的大規模調查,矛頭直指疑似與共產主義有關聯的影視工作者。
調查初期,委員會秘密傳喚了包括時任演員公會主席雷根(後來的美國總統)和華特迪士尼等十幾位「友善證人」。在獲取初步情報後,委員會隨即擴大調查範圍,將43位疑似「涉共」的編劇、導演、演員和製片人列入黑名單。
在被正式傳喚的11人中,德國裔劇作家布萊希特選擇配合調查。然而,其餘10人則引用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言論和集會自由權利,拒絕回答「你現在是、或者你曾經是美國共產黨員嗎?」等問題。這10位勇敢的反抗者因此被控「蔑視國會罪」,並於1947年11月24日以壓倒性票數(346比17)被眾議院通過提告。
隨後,美國電影協會主席莊士敦公開宣布解雇這10人,並表示除非他們洗脫罪名並發誓非共產黨員,否則不得重返工作崗位。這標誌著好萊塢史上第一張官方黑名單的誕生。
這「十君子」包括編劇阿爾瓦貝西、赫伯特比伯曼、萊斯特柯爾、林拉德納二世、約翰霍華羅森、亞伯馬爾茲、山繆歐尼茲、導演愛德華狄米屈克、製片人亞德里安史考特以及編劇達頓川波。其中,達頓川波後來成為抵抗政治迫害的象徵人物,而愛德華狄米屈克則經歷了最為悲慘的命運轉折。
經過長達三年的法律抗爭,最高法院最終維持原判。1950年初,這10人被判處罰款1000美元,並處以6個月至1年不等的監禁,成為美國歷史上首批因「蔑視國會」這一輕罪而入獄的人士,也為美國電影業留下了一段黑暗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