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電商平台上熱銷的「9.9元包郵」手機殼引發健康疑慮,多位消費者反映這些產品拆封後散發濃烈塑料味,尤其在手機發熱時氣味更加刺鼻。專家警告,這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警訊。
據《羊城晚報》報導,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測20款手機殼後發現,部分低價產品的鉛含量超出國家標準上限30倍。鉛超標不僅會損害人體細胞,還可能破壞骨骼,甚至引發腎衰竭。此外,一些廉價手機殼的甲醛、苯系物也超標,長期接觸可能導致慢性中毒。
專家指出,目前手機殼未被列入強制性認證商品目錄,大量「三無產品」(無廠名、無質檢、無標準)通過電商管道流入市場。消費者難以僅憑網頁圖片判斷材質優劣,部分商家還以「環保材料」、「無毒無味」等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為保障健康,專家建議消費者選購手機殼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材質選擇:優先考慮液態矽膠或TPU材質的手機殼,這兩種材質通常無異味,手感軟但有韌性。避免購買有刺鼻異味、手感黏膩、容易掉色或邊緣有毛刺的產品。
2. 認證標準:選擇標有3C認證、執行國標《手機殼套通用技術要求》的產品。正規手機殼通常在包裝上註明材質,如食品級矽膠等。
3. 避免陷阱:謹慎購買外觀花俏且價格過低的「三無」產品。新購手機殼建議先用清水沖洗,並通風放置一週後再使用,同時定期更換手機殼。
專家提醒,即使是正規產品,長時間使用後也可能因磨損、老化等原因導致有害物質釋放。為了健康安全,不要讓幾塊錢的手機殼成為影響健康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