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即將展開一波重大人事精簡行動,預計從11日起向超過1300名員工發送解僱通知電子郵件,其中包含約1100名文職人員及240名外交官。此舉被視為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精簡官僚體系的重要措施,但同時也引發對美國全球外交影響力可能受損的擔憂。
根據《華盛頓郵報》獲得的內部文件顯示,被裁撤的外交官將在接獲通知後120天內正式離職,期間進入行政休假狀態;而大多數文職人員則需在60天內完成離職程序。CNN報導指出,這波人事精簡是配合國務院先前宣布的重組計畫,目的在於使部門能更專注於外交優先事項。
儘管川普政府強調此為提升效率、聚焦核心政策的必要改革,但許多現任與前任外交官對此表達不滿,批評這樣的決策顯示高層「不是不懂珍惜,就是根本不在乎」基層員工的價值。支持者則認為,國務院長期以來的臃腫體制確實需要改革。
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早在5月便向國會通報相關計畫,預告裁員規模將達15%,約2000人,作為大規模重整的一部分。他表示,外交機構需要消除阻礙創新的結構性問題,釋放更多資源以應對新時代威脅。
盧比歐在4月底公布的國務院改組藍圖中,將保留東亞、歐洲與非洲等地區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職位,同時裁撤專責婦女議題與全球氣候變遷的辦公室。新計畫還將增設「新興威脅」助理國務卿職務,專注於網路安全與人工智慧(AI)等挑戰。值得注意的是,涵蓋台灣事務的「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EAP)將保留其職能。
然而,批評者擔憂,在美國正致力於調解俄烏戰爭與中東衝突的關鍵時刻,國務院的大規模裁員可能會顯著削弱美國在全球舞台上的影響力與談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