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健康署最新數據顯示,台灣20歲以上民眾中,每10人就有3人面臨代謝症候群風險。為有效防治此問題,國健署自2022年起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結合基層診所提供生活習慣介入服務,三年來已協助39萬人進行健康管理,成效顯著,近18%的參與者成功逆轉代謝症候群,超過70%的民眾改善至少一項健康指標。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於5月10日宣布,該計畫將於下半年擴大至醫院端,開放醫院依自身量能「自提服務額度」,試辦整合服務模式。吳署長表示,雖然80%的代謝症候群個案來自基層診所,但仍有20%患者分布於醫院,擴大服務範圍將有助於落實全民健康目標。
目前全台已有超過3000家基層醫療機構及5000位醫師投入此計畫,成為民眾調整生活習慣的健康教練。吳署長指出,國人每年約有200萬人接受成人健檢,其中約60萬人出現代謝症候群風險,換算後有近48萬人分布於基層體系,「這樣的數字與我們收案目標並不遙遠」,他也有信心將此模式納入健康888政策中,發展成為國人熟悉且可持續的健康管理方式。
國健署鼓勵民眾善用各類健檢資源,包括勞工健檢、公教健檢及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定期檢視三高指數。民眾可將檢查結果透過健保署健康存摺上傳,系統內建的「代謝症候群專區」能自動辨識風險,並協助連結就近診所參與防治計畫。